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大学是培育人才陶冶品格的学习场所,是学术研究的有机体,在人类的发展史中,始终代表着每个时代的文明发展程度.随着21世纪的到来,人类文明迎来了第三次文化浪潮.中国在迎接浪潮的同时也迎来了建国后最大规模的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这一切对高等校园的空间设计带来了巨大的冲击,中国的高校开始大搞基础建设,扩建、改建或高校合并的项目一下子多起来.但是,突如其来的建设热潮给我们的校园设计带来了一定的盲目性,有鉴于此,该论文尝试吸收自然科学领域的系统论、耗散结构理论和协同学的理论成果对中国的高等设计理论及实践进行了初步研究,研究成果如下:(1)根据对21世纪高等教育改革的新要求,分析了现有中国高等校园设计存在的不足点.进而,通过对开放理论的理论基础——系统论、耗散结构理论和协同学的简要分析,提出了适应21世纪高等教育改革的开放式校园空间的概念.(2)在理论研究的基础上,透彻分析了开放式校园空间的构成内容,构成原则,及空间特征.指出开放式校园空间在原有校园设计的特点上改进了:封闭空间与开放空间两极分化;从空间分散走向综合、整体;空间发展的可持续性;空间设计更人性化四个基本特征.然后,从空间形态点、线、面和群四个基本构成元素的角度对开放式校园空间形态的转变进行了探讨.最后以珠海大学和上海大学为例,进行了实例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