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路径路由技术研究与节点设计

来源 :电子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ingy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互联网最初的OSPF和BGP等Internet路由协议主要被设计来提供端到端的“尽力而为”服务,这些协议通过利用分布式的自治协议提供到达目的子网的单一路径。然而互联网流量的指数式增长与越来越广泛的服务场景使得上层应用对底层网络链路带宽、端到端时延、可靠性等指标都提出了新的要求,为了持续向上层提供服务,运营商不断的部署新的网络设备,铺设更高速度的底层链路。传统的路由协议已无法充分利用规模越来越大的网络结构,同时也难以向上层业务提供灵活的传输服务。多路径传输为底层网络传输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它充分利用了单个链路上的空间和时间复用能力,可以作为带宽聚合、最小化端到端时延、提高鲁棒性等网络功能的实现技术手段。由于路由设备的多网卡接口实现,自治系统ISP的多宿主机部署方式,使得Internet拓扑天然具有多路径的特性,因而在现有网络中实现多路径传输是可行的。从微观时间角度观察,网络中的报文并不是均匀分布,而是有突发性的“火车式行为”,即Flowlet现象。本文提出了以Flowlet为传输单位的多路径路由系统。本文主要工作和贡献如下:第一,利用Flowlet之间的时间差,抵消了多路径传输时不同路径之间的延时差,从而解决了多路径传输中的报文乱序问题。第二,通过在IP报文TTL字段嵌入标签信息,能够在现有IP网络中实现多路径路由系统且不影响原来的路由方式。第三,设计并实现了微流标签转发系统,使用源路由、标签转发、触发更新等技术解决了多路径传输中的路由控制、时钟同步、控制信息分发与更新等问题,在兼容现有网络协议的基础上实现了一套灵活的多路径路由系统。通过对系统的测试验证了该多路径路由系统在提高网络带宽、抵抗链路波动、故障规避、降低报文乱序率等方面有明显的优势。
其他文献
该工程采用国内首创灌注桩与连续墙地埋管方案。利用CFD模拟研究了连续墙地埋管的埋管间距、换热性能及衰减特性,详细介绍了地埋管施工的过程与要求。对该馆的自然通风方案及
讨论了熔炼钢制钢球模失效原因,选用DT钢结硬质合金并经锻造与复合强化处理,有效消除了早中期失效现象.
从粒度均匀性和聚集团粒量讨论了APT煅烧成WO3时的煅烧工艺对WC质量的影响,分析了引起WC粒度均匀性和聚集团粒的原因,并提出了较佳煅烧工艺。
高校领导要提高执政能力,关键是坚持终身学习观,遵循教育规律,确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和注重民主法治理念,树立科学的发展观、正确的政绩观和人才观,以提高执政效率和执政水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生活垃圾产生量和复杂程度不断增加。垃圾分类是解决城市生活垃圾污染问题,实现资源的重复利用的重要途径。如今,我国正加速推进垃圾分类工作,2019年起已在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全面启动了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目前北上广深等城市已相继立法推行强制垃圾分类举措,垃圾分类已步入强制时代。但目前,人们正处于垃圾分类信息认知的初级阶段,需要加以引导与行为规范。而视觉设计能以视
论述了超细WC-Co硬质合金磁学性能与成分和显微结构的一些关系,以及晶粒长大抑制剂VC,Cr3C2对矫顽磁力和磁饱和的影响。可以用磁学性能对硬质合金的硬质相晶粒度、碳含量等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