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起斗志还是消极回避?智能机器人赢得比赛对消费者项目参与意愿的影响

来源 :华中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andy12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飞速发展,智能机器人越来越多地出现在人们的生活中,并且在一些领域里已经在能力表现上超过了人类,比如,围棋、乒乓球等。未来,随着科技的进步,智能机器人在越来越多的领域超过人类可能会成为常态。前人的研究表明,智能机器人会让消费者产生身份威胁感和厌恶感。那么,对于那些智能机器人在能力上超过了人类的领域,人们是会基于竞争的心态更加愿意参与该领域的项目,还是会产生消极心态而不愿意再参与该领域的项目呢?以围棋为例,当围棋机器人“Alpha Go”战胜围棋冠军柯洁后,家长们是更愿意把子女送去学习围棋,还是更不愿意呢?这个问题不仅关系到智能机器人的设计、智能机器人企业的营销策略,还关系到人类文化瑰宝项目的延续。目前,智能机器人领域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人们对智能机器人的态度和使用意愿上,缺少对智能机器人的强大所带来的溢出效应的研究。基于期望价值理论,本论文通过三个研究揭示了智能机器人战胜人类对人们的项目参与意愿的影响机理。这三个研究的主要内容和结论如下:研究一:揭示主效应——智能机器人赢得比赛会对人们的项目参与意愿产生消极影响。这部分的研究分为两个视角,一是个体作为参赛者在比赛中输给智能机器人(实验1a、1b),二是个体作为观赛者看到智能机器人在比赛中赢了人类冠军(实验2)。从结果来看,不管是作为比赛的参赛者还是观赛者,智能机器人赢得比赛都会消极影响被试对比赛项目的参与意愿,表现在自身对项目的兴趣降低、再次参与比赛的意愿降低、对人类选手是否应该继续练习比赛的态度变得更加消极以及不再愿意报名学习该项目。研究二:检验中介效应——胜算感导致人们对智能机器人赢得比赛的项目的参与意愿变低。这部分的研究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通过两个预研究初步证明,当个体看到人类选手输给智能机器人之后会更多的提到胜算感,而且他们对于打败智能机器人的胜算感相对打败人类对手是更低的;第二部分从参赛者(实验3)和观赛者(实验4、5)两个视角证实了胜算感的中介作用,并排除了负面情绪和比赛的重要性感知这两个可能的替代解释。研究三:识别调节效应——参与比赛目的(竞赛vs.娱乐)和举行比赛目的(帮助人类进步vs.宣传对手能力)调节智能机器人赢得比赛对人们的项目参与意愿的消极影响。这部分分为比赛参与者和举办者两个视角来识别减轻智能机器人赢得比赛带来的消极影响的变量。从结果来看,当参与比赛是为了娱乐(vs.竞争),能减轻智能机器人赢得比赛对被试项目参与意愿的消极影响(实验6);当举办比赛是为了帮助人类进步(vs.宣传对手能力),能减轻智能机器人赢得比赛对被试项目参与意愿的消极影响(实验7)。本研究首次探索了当智能机器人在能力上超过了人类时,消费者对比赛项目的参与意愿。在理论上,首先,不同于以往人工智能领域消费者行为研究主要集中在人们对智能机器人的态度和使用意愿上,本研究考察了智能机器人战胜人类对消费者的比赛项目参与意愿,扩展了人工智能领域的消费者行为;其次,本研究以智能机器人为研究对象,通过引入新类型的比赛参与者,扩展了比赛领域的研究;再次,本研究基于期望价值理论揭示了胜算感的中介机理,延伸了目标追求理论的应用领域。在实践上,本研究的结论能为政府部门正确认识和引导人工智能民用领域的发展、智能机器人企业制定产品推广策略和承担企业社会责任、以及消费者正确对待人工智能提供启示。
其他文献
目的:1.多种细胞表面特异性标志物已被用于识别卵巢癌干细胞(OCSCs)。本研究旨在探索多种方法获得的卵巢癌干细胞的共同特征。2.CD90已被认为是多种癌症的干细胞标记物,但CD90作为OCSCs标记物涉及的机制尚不清楚。本研究旨在探讨CD90作为干细胞标志物在卵巢癌中的作用机制。方法:1.我们收集了来自5个GEO的OCSCs基因表达谱,利用R语言获得了OCSCs与亲本细胞之间的差异表达基因(DE
学位
近年来,不断革新的移动通信技术和持续增长的数据中心流量推动光纤通信系统向大容量、超高速、低成本、低功耗、小型化的目标迈进。基于数字信号处理的相干光接收机虽在长距离传输中占据着主导地位,但并不适用于对成本和能耗敏感的中短距离传输链路。为了拓宽相干探测技术的应用范围,开展对于低成本简化相干光接收机的研究势在必行。与此同时,得益于集成光电子学、微纳制造工艺以及硅基异质集成技术的蓬勃发展,硅基集成相干光接
伴随着我国制造业从自动化逐渐向智能化方向转变,3C电子产品自动制造产线对各种零部件和最终产品的表面缺陷自动检测的要求越来越高,传统人工检测手段和借助电子显微镜肉眼检测的半自动化检测手段存在着效率低、误差大的缺点,无法满足自动化产线的需求。本文分析了国内外机器视觉和缺陷检测技术的研究现状,基于机器视觉技术设计了针对某类型号的复杂特征的微波谐振腔的缺陷自动检测系统,完成了对微波谐振腔的缺陷自动检测。主
3D打印技术发展迅速,表面缺陷检测作为其质量保障的重要方法之一,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在3D打印过程中,对零件表面打印层进行缺陷检测,能及时发现打印中存在的形貌质量问题,并且能够避免后续产生严重的冶金缺陷质量问题。本文利用三维视觉获取的打印零件表面点云数据,结合深度学习技术,实现对3D打印零件表面的缺陷检测。针对3D打印场景及零件表面特性,设计了零件表面点云数据获取及处理方法。针对原始采集的零件表面
中红外波段一般是指波长范围在2~20μm左右的光谱,该波段囊括了许多气体分子的“指纹谱区”以及两个大气透射窗口,在气象监测、空间光通信、激光雷达、激光测距等多个方面都有着重要的应用。硅基光子学能实现集成、大带宽和低损耗的光器件,是近些年的研究热点。随着近红外波段硅基光电子器件的研究逐渐成熟,科研人员开始拓展其在中红外波段的应用,其优势如下:首先,硅材料在较宽的中红外波段(2~8μm)存在低损耗传输
切换正系统由于同时具有正性约束和切换行为,在网络控制、病毒逃逸等领域有着广泛应用。当这类系统由一组不稳定子系统构成时,可以用来描述系统在某些极端条件下的动力学状态。鉴于此,本文以具有不稳定子模态的连续切换正系统为研究对象,围绕切换行为存在扰动和镇定两种情况,以及时滞对系统的动力学带来的影响,对系统的稳定性问题进一步研究。全文主要研究内容如下:研究了具有不稳定子模态的切换正系统指数稳定性问题。与现有
学位
目的:肝纤维化是多种肝脏疾病的病理特征,其本质是肝星状细胞分泌的细胞外基质(ECM)代谢失衡,合成增多而降解减少。肝星状细胞(HSC)活化是肝纤维化发生发展的关键细胞学机制,本课题组前期通过全基因组表达芯片分析,在活化肝星状细胞中找到差异性表达的自噬相关基因BNIP3。Bnip3(Bcl-2/腺病毒E1B-19k Da相互作用蛋白3)是参与调节细胞自噬、凋亡和基因转录调控的多功能分子,我们推测在肝
低频通信得益于低频信号的强介质穿透能力,主要应用于透地通信和水下通信等。中低速数据传输常使用频移键控(Frequency-Shift Keying,FSK)调制作为通信方式,这是因为FSK具有抗噪声能力强与抗衰减性能好等优点。目前常用感应式磁天线接收低频信号,但是其体积和质量较大,为实现接收天线的小型化,本文基于磁电效应研究了高灵敏度低噪声低频通信磁电天线。相较于现有的直接天线调制的磁电天线,本文
神经元形态重建,是从三维神经图像中量化神经元的拓扑结构和几何特征。神经科学研究表明,神经元的量化数据可以直接用于神经元形态相关的统计分析和生物学分析,已成为神经图像数据通往神经科学新知识的桥梁。神经元由胞体和神经纤维构成,神经纤维的投射揭示了其信息传递的过程。神经纤维重建是神经元重建中最重要的一个环节。现今,神经纤维重建工具的效率较低,其原因之一是,在分离缠绕的神经纤维时,难以有效地识别神经纤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