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公私合作(Public-Private-Partnership, PPP)即公私合营的投资合作模式,即政府和私营投资方在某一项目进行合作(一般是基础设施项目)。由于存在多方利益体的参与,那么如何对利益进行合理的划分是至关重要的。而政府最低担保水平和限制水平是PPP项目中利益划分最重要的参数。在PPP项目中,因为其未来购买量不确定性的影响,其收益的现金流是有风险的。因此,除非政府提供相应的担保措施,例如政府担保最低购买量,否则私人投资者是不愿意投资这样高风险的项目的。一般来说,利用NPV方法求解PPP项目价值具有局限性,很难准确估计出项目的真实价值,并且政府的担保和限制水平的确定通常也是靠决策者的经验来确定的,并没有一个行之有效的标准。上述原因会导致政府的担保和限制水平具有比较强烈的主观性,这对于风险的合理分配是不利的,所以建立政府最低担保水平模型和收益限制上限模型,是有必要的。本文主要做了以下研究:首先,系统总结现阶段关于政府最低担保水平和收益上限水平的国内外的研究成果,分析PPP项目政府最低担保水平及限制水平的影响因子。识别出PPP项目中存在的各类风险和与之对应的实物期权种类。在此基础上,建立在实物期权基础上的政府最低担保水平模型及收益上限水平模型。其次,在结合案例的基础上,通过构建了与案例中所存在的实物期权种类相对应的政府最低担保水平模型和收益上限水平模型,并指出传统NPV法在估计项目价值上的不足,并说明实物期权方法估计项目价值上的优越性。最后,根据案例中所给出的数据,利用蒙特卡洛模拟解算出政府最低担保水平和收益上限水平。将实物期权运用到PPP项目政府最低担保水平及限制水平的确定,此类研究在国内外都比较少,本文通过识别出PPP项目中存在的各类风险和与之对应的实物期权种类,建立在实物期权基础上的PPP项目最低担保及限制水平决策模型,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能为PPP基础设施行业的政府最低担保水平和收益上限水平决策提供相关理论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