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典型草原遥感生长季节的时空演变及其气候驱动研究

来源 :中国科学院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urtle090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该文利用1982到2000年的NOAA/NASA-AVHRR的NDVI数据,研究中国内蒙古典型草原区植物生长季节及其对气候变化的响应.鉴于原始数据的缺失,发展了一种算法,重建了完整的NDVI序列,然后利用中值法划分了全区生长季节的开始日期、结束日期和长度,并揭示出生长季节的空间格局和年际变化特征,进而分析了地方和区域尺度上生长季节参数与气候因子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1)利用Marr小波时域函数,能有效地还原缺失的NDVI数据,获得连续的NDVI曲线,为进一步的研究奠定可靠的数据基础.(2)利用中值法能有效地划分典型草原的生长季节,并揭示其时间与空间演变特征.(3)内蒙古典型草原区域生长季节参数均值和标准差的空间格局具有明显的近南北向和东西向分异的特点,以锡林郭勒高平原西部地区的生长季节长度最大,并且年际波动的幅度也较大.(4)在1982-2000年期间,生长季节参数的区域均值时间序列没有出现显著的线性趋势变化,但在地方尺度上存在着显著的线性趋势变化,这种变化具有近南北向和东西向分异的特点,以北部呼伦贝尔高平原地区生长季节延长的趋势最为明显.(5)典型草原植被生长季节参数与气候要素之间的关系具有明显的空间异质性特征.总体上看,生长季节长度与气温呈负相关的关系,与降水呈正相关的关系,说明区域的变暖对草原植物的生长发育产生明显的负面影响,而充沛的雨水对植物的生长发育极为有利.
其他文献
该论文的工作研究并实现了基于Web的面向对象遥感模型库的设计思路和总体框架,论文详细阐述了遥感模型库建设的主要内容以及模型库的模型元数据结构.随着Internet的发展,静态
该文主要研究运用小波包变换的方法滤除合成孔径雷达(SAR)干涉位相图的噪声.SAR干涉图位相噪声滤波的难点在于要在尽可能滤除噪声的同时很好的保持位相信息,特别是细节信息.
由于目前水资源短缺问题严重制约了中国环渤海地区国民经济与社会可持续发展,在北方地区寻找出新的淡水资源以增加陆地淡水的储量,就成为资源科学领域的重要基础理论和应用技
1小麦对营养元素的需求研究分析表明,每生产100千克籽粒,约需氮3.1±1.1千克、磷(P2O)51.1±0.3千克、钾(K2O)3.2±0.6千克,三者的比例约为2.8∶1∶3.0。随着小麦在生育进程
本文基于现代管理理论和我国房地产投资的实际情况,在研究国内外房地产经济评价方法和模型的基础上,结合模糊数理论和层次分析法,对建立科学、实用的房地产经济评价模型进行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改革和发展每前进一步,都是以思想解放为先导。改革开放的20年,实质上就是不断解放思想的20年。经济发展的差距源于观念上的差距,解放思想是加
晚第四纪黄东海内陆架及江苏沿海平原处于海—陆交互作用地带,河流—平原—海岸—浅海沉积环境呈现复杂的交替与过渡状态。多种沉积环境下形成的沉积地层及其建造的地貌单元是
中国当前还处于工业化加速时期,工业化的道路还很漫长,但毫无疑问,全球信息化浪潮已经将我们推向了信息时代的前沿.因此,基于这样一个时代背景,作者试图对中国当前的区域空间
世界温泉旅游地几乎与旅游业兴起于同一时期,其发展历史大致经历了温泉资源的原始利用、Spa的大发展、Spa功能的转化与衰落、温泉旅游地的复兴与新发展四个阶段.中国温泉利用
该文期望在全面系统的归纳和整理有关区域经济发展的理论和方法、前人所做的工作和建国来中国所采用的区域发展战略的基础上,能在以下方面有所创新:1.运用最新的数据,同时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