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后节联合手术与前后节分期手术治疗增生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对患者眼表影响的对比研究

来源 :青岛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kywater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前后节联合手术与前后节分期手术,两种不同的手术治疗策略对于增生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proliferative diabetic retinopathy,PDR)患者眼表的影响,为需要行手术治疗的PDR患者在选择手术方式时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收集2018年12月-2020年6月因PDR就诊于青岛市市立医院眼科中心行玻璃体切除术(pars plana vitrectomy,PPV)的患者78例78眼,根据白内障手术与PPV是否同时进行分为前后节联合手术组(A组)与前后节分期手术组(B组)。A组:47例47眼,男22例22眼,女25例25眼;年龄44-72(平均57.02±7.46)岁;糖尿病病程5-27(平均14.60±5.08)年;术前糖化血红蛋白(hemoglobin A1c,Hb A1c)4.60-11.40(平均7.81±1.59)%;术后6个月Hb A1c 4.40-11.40(平均7.78±1.56)%;术前泪液分泌实验(Sehirmer’s test,S I t)10-21(平均14.62±3.35)mm;术中激光点数265-1557(平均991.09±329.11)点;手术时长40-120(平均70.11±17.68)min;B组:31例31眼,男17例17眼,女14例14眼;年龄44-70(平均57.10±6.44)岁;糖尿病病程3-27(平均15.23±6.45)年;术前Hb A1c 4.40-10.20(平均7.59±1.29)%;术后6个月Hb A1c 4.60-10.20(平均7.49±1.24)%;术前S I t 7-21(平均13.87±4.32)mm;术中激光点数288-1876(平均938.77±394.57)点;手术时长40-95(平均67.26±17.07)min;PPV与白内障手术间隔时间为2-16(平均7.52±3.99)月。1.分别于术前、术后1m、3m、6m对患者进行角膜知觉(corneal sensitivity,CS)及角膜神经纤维长度(corneal nerve fiber length,CNFL)的测定:2.于术后6m对两组患者进行眼表疾病指数量表(Ocular Surface Disease Index,OSDI)调查、角膜荧光素染色(corneal fluorescein staining,CFS)、非侵入式泪河高度(non-invasive tear meniscus height,NITMH)测定、非侵入式泪膜破裂时间(non-invasive tear break up time,NIBUT)测定、泪膜脂质层观察。结果:一般资料: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糖尿病病程,术前及术后6个月的Hb A1c水平,术前S I t,术中使用的激光点数、手术时长,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指标:1.A组与B组组内各时间点相比,术后各时间点CS的值与CNFL的值均低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A组与B组组间各时间点相比,术前两组患者CS的值及CNFL的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m、3m时,A组患者CS的值与CNFL的值均低于B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m时,A组患者与B组患者CS及CNFL的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A组与B组组间相比,至术后6m时,两组患者的OSDI评分、NITMH、NIBUT、泪膜脂质层、CF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A组与B组组内相比,至术后6m时,两组患者的OSDI评分均高于正常标准,而NITMH与NIBUT的值均低于正常标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在治疗PDR时,前后节联合手术与前后节分期手术均会损伤DM患者的角膜神经,降低其CS与CNFL,且观察至术后6m时CS与CNFL仍未恢复至术前水平;2.PDR术后1m、3m时,前后节分期手术对DM患者CS及CNFL的影响小于前后节联合手术,至术后6m时两种手术方式对患者CS、CNFL、OSDI评分、NITMH、NIBUT、泪膜脂质层、CFS的影响无显著差异。
其他文献
目的:胃癌(Gastric Cancer,GC)在我国发病率较高,由于其早期缺乏特异性临床症状,且用于胃癌筛查的肿瘤标志物特异性、灵敏度不高等问题,导致大多数患者发现时已进展至晚期,因此,发现新型肿瘤标志物用于胃癌的早期诊断显得尤为重要。lncRNA(long non-coding RNA)具有广泛的生物学功能,它的异常表达是影响肿瘤发生发展的重要因素。本研究通过RNA高通量测序(RNA sequ
目的炎症性牙根外吸收是外伤及正畸最常见的并发症,若不及时治疗,最终导致牙齿无法保留。目前,通过停止加力可以控制正畸性牙根外吸收,然而外伤、根尖周炎等导致的炎症性牙根外吸收只有根管治疗可以减缓吸收的进程,尚无明确的治疗方案可停止牙根外吸收。国内外学者对于炎症性牙根外吸收的发生发展机制尚无明确定论。本实验收集临床上牙根外吸收患牙的根尖周组织,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法及实时荧光定量PCR(RT-PCR)分别在
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机构2020年最新统计,乳腺癌已经超过肺癌,成为全球最常见的癌症,跃居全球女性癌症发病率和死亡率第一位,对乳腺癌发病机制的深入研究已成为乳腺癌研究的热点。第10号染色体缺失的磷酸酶及张力蛋白同源的基因(phosphatase and tension homolog deleted on chromosome ten,PTEN)是重要的抑癌蛋白,是人类癌症最常发生的突变基因之
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提出“以学生发展为中心,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然而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学生缺乏自主学习与自我评价的条件和机会,因此其主观能动性和独特的个人品质难以获得充分发展。翻转课堂教学模式顺应了目前教育改革的发展需求,在社会发展背景的支持下应运而生。它为学生的自主建构、合作学习提供了平台。但是通过文献研究和实际调查发现,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因其自身复杂性在实践层面的应用仍存在诸多有待解决的问题
研究目的:肝脏肿瘤,特别是肝母细胞瘤,是多发生于小儿中的最常见的肿瘤之一,严重威胁着患儿的生命健康。根治肝脏肿瘤的主要方法是手术切除,术后的残肝体积不足会引起肝脏相关的术后并发症。因此,进行肝脏手术时需要对患者肝体积进行分析以评估术后残肝是否足够维持正常肝脏功能。在小儿中,肝脏体积随生长发育变化,不同年龄的小儿肝脏体积差异大。同时,小儿的肝母细胞瘤生长迅速,体积较大,经常压迫正常肝组织。因此,对于
三维重建(3D Reconstruction)通过建立数字化模型反映各种测量方法获取到的真实空间中物体的结构和纹理信息,涉及增强现实、机器人导航、医学CT诊断等多个领域。早期,三维重建技术采用接触式测量方式获取物体的信息。随着传感器技术的发展和相关理论的研究,以相机和激光雷达等设备进行非接触式测量的信息获取方式成为三维重建技术的主流。深度相机面世以来,特别是即时定位与建图算法的成熟应用,基于深度相
目的:分析胃癌脉管癌栓、神经侵犯对新辅助化疗病人近期化疗疗效及远期预后的影响。方法:收集2011年1月至2015年1月在青岛大学附属烟台毓璜顶医院行胃癌根治术的719例胃癌病人的临床病理资料。分析胃癌脉管癌栓、神经侵犯与其他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并探讨其对新辅助化疗病人近期化疗疗效及远期预后的影响。结果:1.719例胃癌病人中,脉管癌栓阳性病人230人,脉管癌栓阳性率为32.0%,神经侵犯阳性病人1
目的:本文在参照上唇美学亚单位分区的基础上,通过分析和比较各类局部皮瓣在上唇各亚单位软组织缺损中的应用及疗效,并结合相关文献回顾,为临床上唇中小面积缺损修复的术式选择提供参考。方法:收集于2019年6月至2020年9月青岛大学附属医院烧伤整形外科收治的上唇中小面积软组织缺损(本研究将中小面积的范围限定在小于等于缺损所在美学亚单位面积的1/2)并应用局部皮瓣修复的患者43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男性患
【目的】:通过测量分析不同浓度磷酸氢二钾溶液CBCT影像下的灰度值,验证CBCT用于骨密度测量的准确性及可行性。然后通过CBCT测量分析不同血尿酸水平的青年男性牙槽骨骨密度的差异,了解高尿酸血症(Hyperuricemia,HUA)对牙槽骨骨密度的影响,以期为该类患者的临床治疗提供理论参考。【方法】:配置9种不同浓度的K2HPO4溶液,测量每种溶液在CBCT影像下的灰度值,计算出溶液浓度与灰度值之
随着社会经济、科技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发生着重大的变化,微博、微信、抖音等各类易用、美观的社交软件越来越得到广大用户的青睐,成为大众工作、休闲、娱乐的社交空间。用户通过操作电子终端产品实现与软件、网络、游戏等的交流和互动。虽然人们沟通越来越便捷,但社交恐惧症、孤独症、抑郁症等一系列伴随社会发展的心理问题日益凸显。面对孤独问题,许多人会选择养宠物来释放孤独感,宠物社交APP渐渐成为一种新兴的社交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