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礼仪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渗透于社会生活的各方面。随着社会交往范围日益扩大,人们良好的外在礼仪习惯和规范,不仅折射个人的内在修养,更反映社会群体的文化素质,并成为促进社会和谐进步的基本要素。然而,现在一部分初中生礼仪意识淡薄,缺乏基本的礼仪常识,礼仪规范整体性较差。因此,必须对初中生进行礼仪教育,养成学生文明礼貌的行为习惯,维护家庭、学校及社会的和谐。本文从初中思想品德课入手,针对初中思想品德课中礼仪教育问题进行了探讨,全文主体由三部分构成。第一部分:初中思想品德课礼仪教育相关理论阐释。礼仪作为一种行为规范是社会实践的产物,是社会交往的产物,其目的是为了表示对他人的敬意和尊重它包括一系列的制度、规定和习俗。礼仪教育是指根据社会交往中的礼仪规范,一定的社会或组织以社会交往中的礼仪为依据,有目的、有计划的对其对象施以系统的道德教育,以提高其对礼仪的认识、形成良好的礼仪修养及规范的礼仪行为的过程。我们所说的初中思想品德课礼仪教育,而初中思想品德课的礼仪教育是一种教学实践活动,该过程以学科的特点、内容为依据,包括日常交往礼仪、公共场合礼仪及校园生活礼仪。初中思想品德课礼仪教育的理论依据包括人际关系理论和道德发展理论。初中思想品德课礼仪教育是初中生健康成长的迫切要求,是思想品德课新课程标准的内在要求,是培养合格公民的必然要求,更是构建和谐人际关系的需要。第二部分:初中生思想品德课礼仪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初中生在礼仪修养方面存在的问题是初中生礼仪规范整体较差。思想品德课礼仪教育存在的问题是思想品德课教师开展礼仪教育的意识不强,思想品德课没有完整的礼仪教育内容。影响初中生礼仪教育的原因是初中生礼仪教育体系不完善,教师片面的注重智育而忽视礼仪教育,教材的礼仪教育内容开发不够。第三部:初中思想品德课礼仪教育的优化策略。为了更好地在思想品德课中进行礼仪教育,需要不断健全和完善礼仪教育体系,即学校、家庭及社会“三位一体”。初中生礼仪教育的主渠道是学校教育,初中生礼仪教育的基地是家庭教育,初中生礼仪教育的主战场是社会教育。需要提高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师礼仪教育的综合素质,培养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师礼仪教育的意识,丰富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师礼仪教育的知识,提升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师礼仪教育的能力。需要完善初中思想品德课礼仪教育的内容,善于挖掘整合思想品德课程教材中礼仪教育的内容,注重思想品德课课外礼仪教育资源的开发与利用,通过课外开展礼仪主题活动拓展礼仪教育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