缓激肽二型受体在肺癌脑转移和胶质瘤中的表达水平及其临床意义

来源 :中国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uanshui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肺癌脑转移和神经胶质瘤是颅内最常见的恶性肿瘤,由于肿瘤血管上存在血瘤屏障(Blood-tumor barrier,BTB),大大限制了抗肿瘤药物到达肿瘤组织,使局部肿瘤组织不能达到有效的药物浓度。近年来,许多学者致力于用血管活性剂开放BTB的研究,其中以缓激肽(Bradykinin,BK)及其类似物RMP—7最为有效。实验证明,经颈内动脉灌注缓激肽能使药物选择性地通过血瘤屏障,到达肿瘤组织的药物浓度高于生理盐水对照组12倍,同时正常脑组织未受到影响。经颈内动脉灌注缓激肽的类似物RMP—7能选择性的增加抗癌药顺铂到达脑肿瘤组织,有效地延长恶性胶质瘤病人的生存时间。因此颈内动脉灌注缓激肽已经作为选择性开放血瘤屏障有效转运药物的一种方法。但是,研究显示缓激肽引起的血瘤屏障通透性增加的差异非常大。在临床前期实验的一些肿瘤中,缓激肽引起的血瘤屏障通透性增加十分显著,而在另一些肿瘤中通透性增加不明显。这种差异的机理是目前急待解决的问题。我们推测这种差异是由于不同类型肿瘤缓激肽B2受体表达水平不同所致。本实验采用肺癌脑转移和神经胶质患者术后病理标本,用免疫组化方法来研究不同病理类型肺癌脑转移和不同病理级别神经胶质瘤中B2受体的表达情况并比较和分析其中的差异。本实验结果将为认清不同类型肿瘤对缓激肽反应差异的原因和缓激肽的临床应用提供实验基础。 实验方法 采用肺癌脑转移和胶质瘤患者的术后病理标本,用HE染色进行病理诊断和分级。用免疫组化SP法,对20例肺癌脑转移和30例胶质瘤的B2
其他文献
肖叶甲科Eumolpidae昆虫隶属于鞘翅目Coleoptera、叶甲总科chrysomeloidea、中国已记述约700余种。本研究首次对黑龙江省肖叶甲科种类进行了较全面的总结,详细介绍了肖叶甲科
【目的】探讨错配修复基因hMSH2在膀胱移行细胞癌中的表达意义及其与肿瘤复发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101例膀胱移行细胞癌错配修复基因hMSH2及细胞增殖抗原Ki-67
随着科学与社会生活的不断融合,科学权威认知对人们的科学判断与决策过程产生了越来越明显的影响,在人们的社会生活实践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因此,开展科学权威认知的
酸法氧化铝与碱法氧化铝理化性质存在差异,导致二者在铝电解质中的溶解行为不同,如氧化铝颗粒的分散、氧化铝结壳的形成、溶解速度等。本文研究了酸法氧化铝和碱法氧化铝各自
光构成设计是构成设计中最新的范畴,是一种虚体艺术,它能对人的视觉产生一种特殊的艺术感染。光构成设计在建筑空间中的应用是广泛的。光构成内涵包括形态构成、色彩构成、肌
2006年开始的泰国政局动荡至今造成了严重的后果,它表面上反映出“泰国式民主”陷于困境,实际上透视了发展进程中的泰国民主政治在政治制度上的不成熟性、政治主体行为方式的
期刊
介绍了非洲猪瘟的流行情况、传播途径和预防措施。
变形监测是一种监测变形体安全性的重要手段。在变形监测点位稳定性分析中,平均间隙法是一种常用的方法,特别是在垂直位移监测网的稳定性分析中,其应用更为普遍。本文主要对平均
木糖是自然界第二丰富的碳水化合物(仅次于葡萄糖)。要有效利用木糖就要通过生物转化法,既微生物或者酶的催化将原料转化为更有附加价值的产物。许多微生物都能够将木糖作为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