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桑颗粒治疗小儿急性支气管炎(风热咳嗽)的临床研究

来源 :云南中医学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xq19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本文通过对石桑颗粒治疗小儿急性支气管炎(风热咳嗽)的临床疗效进行系统观察及研究,探讨该方的作用机理,为该病的医治寻求新方药、新思路,并通过急性毒性实验对石桑颗粒临床用药的安全性提供初步依据。方法:(1)临床观察:收集符合纳入标准的60例小儿急性支气管炎(风热咳嗽)的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30例)给予口服石桑颗粒,对照组(30例)给予口服急支糖浆,两组均以5天为一疗程,观察并对比两组患儿服药后临床症状、体征及相关辅助检查的改善情况,进行疗效的综合评价。对可能发生的药物不良反应,应做好详细的观察和记录。(2)急性毒性实验:在未求得小鼠半数致死量的前提下,以最大给药量法,观察小鼠按最大浓度、最大容积经口单次灌胃给予石桑颗粒混悬液后的反应情况,从而初步评价其经口给药的安全性。结果:(1)临床观察:石桑颗粒能有效缓解或消除小儿急性支气管炎(风热咳嗽)引起的咳嗽、咯痰等症状,且在顾护小儿脾胃,改善患儿饮食等方面具有明显优势。①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观察组总疗效优于对照组;②观察组在改善咳嗽、咽充血、扁桃体肿大、肺部体征方面的疗效与对照组相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观察组在改善咯痰、流涕鼻塞、大便干、食欲减退方面的疗效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④两组治疗前后血常规变化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观察组在改善血常规异常方面的疗效与对照组相当。治疗期间,两组患儿均未出现不良反应。(2)急性毒性实验:经口单次灌胃给药后,观察组(石桑颗粒)与对照组(生理盐水)小鼠均未死亡,且行为活动及主要脏器均未见异常;石桑颗粒组的体重变化、摄食量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石桑颗粒小鼠经口单次灌胃给药的最大给药量为256.08g(生药)/kg,相当于成人1日常用量的114.8倍,表明石桑颗粒小鼠经口单次用药毒性较低,结合临床观察结果提示其临床相应用药是安全的。结论:通过对石桑颗粒的临床观察及急性毒性实验,表明该方是治疗小儿急性支气管炎(风热咳嗽)的有效方药,且该药物无明显毒副作用,服用安全,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其他文献
对长期在沿海地区使用的某电表的PCBA上的部分元器件出现腐蚀现象的原因进行了分析,通过分析发现,该PCBA上的部分元器件被腐蚀是由于三防工艺不当、电化学腐蚀、银迁移和卤素
<正>喻皓作为南京大学研究生,通过龙湾"优苗"计划定向选调优秀应届高校毕业生政策,被分配到海滨街道党政办工作。喻皓说,感谢这个政策,让有人文地理与城市规划专业背景的他,
目的:观察通脉益智颗粒对血管性痴呆大鼠认知功能的干预作用,并对其进行抗炎、镇痛、抗凝等药效学及毒性研究,结合理论研究进一步探讨其作用机制,为该药的新药研制和临床应用
5G网络建设面临着成本高、选址难的问题,但仍有一些方案可以缓解这些矛盾。相关方应该提前谋划、紧密合作,通过技术方案的选择、站址的共享共建、覆盖地区的协调谋划以及与市
在汉语国际推广工作的背景下,以新疆高校师资建设为基础,指向中、西亚和俄罗斯地区的对外汉语教育,应该体现出汉语的特点以及中亚留学生汉语学习的针对性。本文结合新疆高校
目的:探讨支气管哮喘的中医证候分类规律及临床痰瘀阻肺证的有效治疗方剂。探讨导师经验方芎竺汤对哮喘急性发作期痰瘀阻肺证患者临床症状、体征及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计数的改
本文旨在通过对《伤寒论证辨》一书的文献学考察,校注、理清该书现存版本的流传情况。对该书进行深入的研究,总结出郑重光的学术思想源流与诊疗特色。出版发行一个点校通行本行
冠心病相当于祖国医学的“胸痹”、“真心痛”等病的范畴。病因主要有寒邪侵袭、七情不畅、饮食不节和年迈体虚等。基本病机为本虚标实。本虚是肝、心、脾、肺、肾等脏腑的气
第一部分:建立肾脏缺血再灌注损伤小鼠模型目的:成功建立肾脏缺血再灌注损伤小鼠模型,为后续实验提供支持。方法:BALB/c小鼠,6-8周龄,20-25g,雄性,30只,随机选择24只作为肾缺血再灌注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