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容性匹配策略调控三元有机太阳电池活性层的结晶和相分离

来源 :南昌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cj82030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有机太阳电池活性层薄膜中的结晶与相分离结构和光电转换效率密切相关。如何表征活性层薄膜的结晶与相分离是个巨大的挑战。本文旨在将第三组分加入经典高效的二元体系中,调控活性层的结晶与相分离从而提高光电转换效率。期望通过研究第三组分与给受体相容性的匹配规律,为选择合适的第三组分提供新思路。首先,将DRCN5T小分子加入经典的PTB7-Th:PC71BM体系中,通过计算不同组分之间的相容性,发现DRCN5T与给体PTB7-Th的相容性较好,而DRCN5T与受体PC71BM的相容性不好,在活性层中产生相分离。通过添加第三组分的策略优化了活性层薄膜的形貌,器件的光电转换效率从10%提高到11.1%。将化学结构类似的PDCBT和P3HT作为第三组分,引入经典的PBDB-T:ITIC体系中。通过熔点下降法计算了组分间的Flory-Huggins参数,发现PDCBT和P3HT与给体PBDB-T的相容性良好,少量的PDCBT和P3HT与PBDB-T都能形成双分子结晶。第三组分与受体ITIC的相容性则有差别,其中,PDCBT与ITIC不相容,而P3HT与ITIC的相容性较好。第三组分与给受体的相容性满足一定的匹配规律,即第三组分与给体相容,且与受体的相容性差于给受体间的相容性,相应的电池效率提高。引入PDCBT后,PBDB-T:ITIC体系的PCE值从9.40%提高到10.97%。而加入P3HT后,器件的PCE值则大幅下降。最后,针对共轭聚合物分子间能形成双分子结晶的物理现象,将侧链长度不同的P3BT和P3OT与PBDB-T按不同比例混合,并计算组分间的相容性和自由能。发现P3BT和P3OT都能与PBDB-T形成双分子结晶,侧链更长的P30T与PBDB-T形成双分子结晶的质量比例范围大于侧链较短的P3BT,初步探讨了共轭聚合物的侧链长度与双分子结晶之间的内在关联。
其他文献
背景:百草枯(Paraquat,PQ)是临床上最普遍的中毒物质之一,临床急救病例中,因意外或故意摄入除草剂农药PQ造成的致死率大于90%。在任何暴露途径下PQ中毒都主要积聚于患者肺部,
分子筛是一种结晶无机材料,有着规则的孔道或空腔。分子筛骨架种类繁多,制备简单结构稳定。通常骨架的基本结构特征单元是TO4四面体(T=Si4+,Al3+等)。其结构稳定性能优异,在
伴随着新能源电动汽车和便携式电子设备的日益需求,由于商业化的锂离子电池(LIB)的能量密度有限,具有高能量密度,成本较低的储能系统得到广泛的研究。具有高理论比容量(1675m
Buck变换器是一种典型的降压型DC-DC变换器,在开关电源、新能源发电和低电压供电等场合中应用非常广泛,其研究价值和应用价值较高。因此Buck变换器的理论研究具有一定的意义
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是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种群的生长情况是反应生态平衡的重要指标。近年来,对种群生长情况的研究引起了学术界广泛的关注和讨论。通过建立带有Allee效应的种群模型去探究种群的生长情况,对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和平衡有着举足轻重的意义。特别是对受随机扰动影响的种群模型的探究,为维持生态平衡、保护生物多样性、调节种间关系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文章基于带有Allee效应的单物种种群生
人骨在成分上是由纳米级别的羟基磷灰石、胶原以及其它微量元素组成,微观结构是由哈弗氏骨单元按照一定规则排列而成,其优异的生物与力学性能取决于其复合成分和精密的微观分
中国市场日益开放,现如今,不仅要面对国内同行的竞争,同时也应对国外同行产业的竞争。面对竞争日趋激烈的情形,加强和维系与消费者之间的关系,变得日趋重要。价值营销(ValueM
对女性的性别歧视是经济文献中讨论最多的话题之一。歧视表现在从家庭到经济各个层面以及生活的不同阶段。在过去的几年,人们对此已经采取有效措施并且相关国际组织和国家也
随着分布式发电的不断发展,对逆变器的研究越来越深入,高频链矩阵式逆变器以其体积小、噪声小、具有高频隔离、可实现能量双向流动等优点被广泛研究,但是矩阵变换器的换流问
常规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连接方式固定,阴雨天或早晚等低光照情况下,逆变器处于低功率水平下工作,严重影响了系统发电效率以及输出波形质量。本文研究了光伏系统的直流侧拓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