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风化花岗岩可注性试验与注浆加固效果定量评价

来源 :山东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eThink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1世纪是地下空间大发展时代,而地下工程因穿越破碎带、风化岩层等不良地质体引发的地质灾害严重威胁了地下空间的安全开发;其中,强-全风化花岗岩体因具有完整性差、强度低、易失稳的特点,工程扰动下极易成为围岩大规模变形、塌方、涌水涌砂等地质灾害的重要致灾源。理论与实践表明,注浆是防控此类灾害的有效手段;然而受被注岩土体自身特性、浆液性质及注浆控制方式等因素的影响,浆液在强风化花岗岩内部的扩散形式及注浆加固效果存在显著的时空差异,致使注浆设计中注浆压力、注浆速率、浆液配比等关键数据难以合理选取。因此,开展强风化花岗岩体可注性评价,归纳总结注浆加固模式,定量评判注浆加固效果等方面的研究工作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际意义。本文依托室内注浆模拟试验,结合理论分析、数值模拟等方法开展系统研究。基于强风化花岗岩物理性质测试试验,获得了被注岩土体的基本物理指标,并研究了各物理参数对其力学、渗透特性的影响规律。进一步基于水泥单液浆开展强风化花岗岩可注性室内模拟试验,建立了考虑强风化花岗岩特征粒径、浆液水灰比、注浆压力、被注介质黏性土含量及相对密实度等多个因素影响下的可注性判据;采用RFPA数值模拟软件研究了强风化花岗岩中劈裂注浆启动及劈裂路径扩展过程,获得了由环境小主应力和被注介质黏聚力表征的启劈压力计算公式,在此基础上划分了强风化花岗岩注浆扩散加固模式并阐释了其加固机理。开展强风化花岗岩注浆加固试验,采用正交试验方法分析了强风化花岗岩特征粒径、浆液水灰比、被注介质黏性土含量与相对密实度等因素对注浆加固效果的影响程度,确定了控制注浆加固效果的主要因素。试验结果表明,注浆加固体强度主控因素为水泥浆水灰比、被注介质黏性土含量;注浆加固体抗渗性主控因素为水泥浆水灰比、被注介质相对密实度。通过试验数据结果的拟合分析,建立了注浆加固体强度、渗透系数等注浆加固指标与水泥浆配比、被注介质相对密实度、黏性土含量及养护时间等影响因素间的量化关系式,在一定条件下实现了强风化花岗岩注浆加固效果的定量评价。本文研究成果对完善强风化花岗岩的注浆设计方法与指导工程实践顺利实施具有重要意义。
其他文献
膜微生物污染具有普遍存在性、不可逆性和强危害性等特点。细菌长期的繁殖和生长极易对膜内部结构造成严重破坏,对膜性能造成不可逆损坏,缩短膜的使用寿命和提高膜的运行成本
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和社会的不断发展,人力资源在企业生存和发展过程中所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人才已经成为企业取得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源泉,市场竞争已经越来越趋向于人才的竞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逐步从国外引进了劳务派遣用工制度,用来弥补定额编制的限制和降低人力资源成本,高校也逐渐将其作为一种重要的补充用工模式。当前,高校的劳务派遣员工多集中在基础服务部门,如财务、就业指导等。财务人员作为高校中不可或缺的专业技术队伍,对提高政府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保障相关工作的正常运转等起着重要的作用。然而由于相关制度和保障措施的不完善,导致劳务派遣员工工作满意度低、流失率高,这已成为
无铅的铋层状结构材料因其具有高居里温度、良好的介温稳定性、低介电损耗以及一定的铁电压电性能,获得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度,在铁电存储、高温陶瓷电容器、压电传感等领域有着
磷酸镁水泥是一种快硬、早强的新型胶凝材料。与传统硅酸盐水泥相比,其具有凝结硬化快、早期强度高、体积稳定性好、耐磨性和抗冻性良好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一些土木结构工程的快速修补。但传统的磷酸镁水泥制备成本很高,限制了其在工程上大规模的使用。而镍铁渣作为一种冶金固体废弃物,镁含量较高,大多数被露天堆存或填埋处理,不仅会对周边生态环境构成潜在威胁,而且造成镁资源的浪费。因此,本文提出利用高镁含量镍铁渣制备
沸腾传热作为一种高效且稳定的传热方式,被广泛应用于化工换热设备、大型集成电路冷却和能源存贮等众多领域。近年来,对微纳多孔薄膜的制备以及材料修饰技术的发展,使维持工
振动是工程技术领域中经常碰到的问题,也是在航空、航天、交通等工程领域中许多设备发生故障的主要环境因素之一。为了保证这些设备能够在实际存在振动的环境中正常工作,在产品交付使用前,通常需要进行振动环境试验。在进行振动试验时,被测试件一般都是通过振动夹具实现与振动试验台的连接固定,即振动台的信号和能量通常先传递到夹具上,然后再通过夹具传递到被测设备上,因此振动夹具是振动环境试验的关键部件。大量的文献表明
随着铁路领域运输需求的快速增长,列车运行控制系统的智能化、自主化是未来发展方向。为提高列车运行效率、减少轨旁设备,由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lobal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GNSS)构成的列车定位单元,是实现车载自主化定位的关键技术。铁路领域对安全性要求较高,基于卫星的列车定位单元需要进行现场运用试验或仿真模拟试验,对其适用性、可用性性能评估。基于卫星的列车定位单元
本文研究了特征零的代数闭域F上的有限维李代数g的(σ,τ)-导子,其中,σ,τ是李代数g的自同构.我们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g的(σ,τ)-导子的性质以及它与g的其他广义导子的联系
作为一种先进的绿色蓄电池,锂离子电池以其能量密度高、重量轻、寿命长和绿色环保等优势,在各个领域得到广泛研究与应用。但是,锂离子电池存在性能衰退的问题,如果处置不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