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艾玛·卡萝尔是英国当代女作家,她以优异的成绩毕业于巴斯泉大学。到目前为止,艾玛已经出版了四本书。《走钢丝的女孩》是艾玛的第二本小说,获得了2015年卡内基文学奖的提名。小说讲述了一个13岁的小女孩露易的成长故事。露易从小被母亲遗弃在齐普乔马戏团,她一直梦想成为一名“明星演员”,但是却一直没有机会。她经过重重困难来到美国,并成功地走钢丝穿越了尼亚加拉大瀑布,最终实现了自己的梦想。除此之外,她还弄清了自己的身世,将母亲带回了马戏团。 《走钢丝的女孩》英文原版于2014年7月出版,由王庆勇教授主持翻译的中文译本于2016年6月出版,所以国内外对该书的研究基本处于空白阶段。本论文将在文本细读的基础上,对《走钢丝的女孩》的主题和叙事进行分析,以使读者对小说有更深刻的认识。 论文分为五部分。引言部分主要介绍了艾玛·卡萝尔及其作品《走钢丝的女孩》,及国内外对这部作品的研究现状。第一章是理论框架,回顾了成长小说发展历程,介绍了成长小说的定义以及其在主题和叙事这两方面的普遍特点。《走钢丝的女孩》不仅符合成长小说的定义,而且与成长小说的大部分特征相吻合,主人公远离家乡,经过一系列挫折和意外,在各方面变得更加成熟。因此这部小说是成长小说。第二章研究了小说的主题,露易的成长是小说最重要的主题,成长的过程同样也是追梦的过程,对女性主义的关注是该书的特色。第三章从空间转换、叙事技巧和叙事动力三个方面对小说的叙事特点进行分析。成长小说主人公通常会远离家乡,所以“出走”是成长小说主人公的必经历程,因而成长的过程中必然会伴随着空间的转换;简洁的语言、第一人称叙事、对比等叙事技巧的应用使小说更具特色;小说主人公露易经历了一系列的起起伏伏,思想、心理上变得更加成熟,所以认知发展是小说主人公成长的重要部分,露易的认知发展不仅推动了小说的发展,也为小说提供了丰富的叙事单元。 最后一部分是对全文的总结:《走钢丝的女孩》是一部典型的成长小说,但在主题和叙事上又不乏自己的特点。第一人称叙事的应用,空间的转换以及简洁、生动的语言,都使这部小说更加有趣,更加吸引读者。该小说还重点关注了女性青少年成长。女性摆脱家庭和社会的压迫,追求平等的工作机会,实现经济独立和社会地位的提升,最终获得独立、自由以及与男性平等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