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化石燃料短缺和严重的环境问题使人们的注意力越来越集中于清洁、可再生能源的开发,随之出现了各种代用燃料。重油掺水和磁化技术均具有节能减排的双重功效,而且世界重油储量丰富,因此研究重油掺水和磁化技术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和理论意义。本文介绍了目前常用的重油掺水方法,由于每种方法都存在一些优缺点,故在实践中都有一定限制。同时,还介绍了重油掺水和磁化后节能减排的相关机理、影响掺水重油质量的因素及测量方法。本文首先采用机械微搅拌技术制备油包水型掺水重油,依靠三级搅拌技术使小水珠均匀分散在重油中。通过对油温、掺水量和搅拌速度等参数进行合理调节,采用旋转粘度计测定掺水重油粘度、热恒温萃取测定掺水量、显微镜法测水珠粒径及分布。根据掺水重油粘度、水珠粒径及分布随各参数的变化情况,得到各参数的最佳范围。实验结果表明:从减小水珠粒径、增加水珠数密度和降低掺水重油粘度三方面综合考虑,制备掺水重油时温度应控制在70℃,掺水量最佳范围为3%-5%,最佳搅拌速度为1260r/min-1400r/min。在对制备参数进行优化的基础上,在原有机械微搅拌装置上增加了磁化装置,使掺水重油中水珠粒径在磁场作用下进一步减小。通过对磁化方式、温度、磁感应强度、重油流量等因素进行合理调节,测定掺水重油粘度、水珠粒径及分布,测定方法如前所述。根据磁化前后掺水重油粘度、水珠粒径及分布随各因素的变化情况,得到各因素的最佳范围。实验结果表明:磁化处理后,重油粘度有所下降,掺水重油粘度和水珠粒径均有降低;从减小水珠粒径和降低粘度两方面综合考虑,制备磁化掺水重油时应选择先磁化后掺水的方式,温度应控制在65℃-70℃磁感应强度最佳范围为0.15T-0.18T,最佳油流量为0.10m3/h-0.14m3/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