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随着城市地铁工程建设不断加速,地铁行车荷载造成地基粉土的不均匀沉降问题时有发生,如何有效控制和预测沉降、保证地铁的安全运营成为城市地下工程建设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本文以徐州地铁1号线某区间为工程背景,采用经验分析法研究列车荷载的振动机制,通过室内动三轴试验研究饱和粉土的动力特性,并结合三维有限元数值模型探究地铁隧道基底粉土的动力响应规律,提出饱和地基粉土长期沉降的预测方法。本文主要结论如下:(1)
【基金项目】
:
江苏省高等学校自然科学研究项目(20KJA560003); 江苏省青蓝工程中青年带头人项目;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城市地铁工程建设不断加速,地铁行车荷载造成地基粉土的不均匀沉降问题时有发生,如何有效控制和预测沉降、保证地铁的安全运营成为城市地下工程建设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本文以徐州地铁1号线某区间为工程背景,采用经验分析法研究列车荷载的振动机制,通过室内动三轴试验研究饱和粉土的动力特性,并结合三维有限元数值模型探究地铁隧道基底粉土的动力响应规律,提出饱和地基粉土长期沉降的预测方法。本文主要结论如下:(1)采用经验公式计算不同运行状态下的徐州地铁1号线列车运行振动荷载,得到了运行速度和运行载重对列车振动荷载特性影响贡献较大,运行速度主要影响振动荷载的振幅和周期,运行载重主要影响振动荷载的基准值。(2)通过室内动三轴试验研究徐州地铁1号线区间饱和粉土的动力特性。当试验粉土 CSR超过临界CSR时会发生破坏,不同应力条件下的粉土临界CSR不一定相同。在等压条件下,当有效围压为100kPa时,饱和粉土的临界CSR在0.1~0.15;当有效围压为250kPa时,饱和粉土的临界CSR在0.06~0.1,动应力幅值对饱和粉土的破坏起主导作用。利用滞回曲线求得不同试验方案下的饱和粉土动剪切模量和动阻尼比随累积应变变化趋势,采用双曲线模型推导出适应饱和粉土的动力本构关系,求得动剪切模量随累积应变衰减模型G/G0=1/(1+13.8577γ10.77892和动阻尼比随累积应变增长模型D=0.24474(G/G0)2-0.47443(G/G0)+0.25207。(3)建立徐州地铁1号线列车-隧道-地基三维有限元模型,探究不同列车运行状态下产生的振动荷载与隧道基底不同埋深粉土的动力响应规律。动应力在钢轨和浮置板上传递时的能量消散最大,衰减超过80%,在粉土层传播过程中的衰减规律呈现指数型的趋势,隧道基底埋深2m范围内的动应力衰减速度较快。当列车时速80km/h时,列车载重从空载到满载的过程中,隧道基底的粉土动应力分布范围为18.088kPa~30.882kPa;隧道基底的动位移分布范围为0.4849mm~0.828mm。当列车满载时,列车时速从20km/h提高到80km/h的过程中,隧道基底粉土动应力分布范围为25.927kPa~30.882kPa;隧道基底粉土动位移分布范围为0.6518mm~0.828mm。(4)根据动三轴试验得到粉土不排水累积变形特性和孔压发展特性,推导出适应徐州地铁1号线区间粉土累积塑性变形模型εi=2.02(qd/qf)1.303(1+qs/qf)1.083(N)0.196和粉土累积孔压模型u/pc=4.122(qd/qf)1805(1+qs/qf)4.307(N)0.225,结合三维有限元模型分析得到的隧道地基不同埋深粉土分别在静力条件和动力条件下的应力状态,采用分层总和法对徐州地铁1号线10年运营期的隧道基底不同埋深粉土沉降值进行预测计算,得到总沉降值28.39mm。本文有图91幅,表23个,参考文献110篇。
其他文献
我国刑事司法改革的经验表明,审判程序公正程度的提高,不仅可以增强程序自身的内在道德性,还可以对裁判结果具有影响、选择和决定的效果。这主要体现在“庭审实质化改革”所带来的程序自治效应、审判程序改革导致的结果选择功能、量刑规范化改革引发的裁量限制作用以及涉案财物追缴程序改革所促成的程序阻隔效果等方面。据此,我们可以提出一种“实质的程序正义”的理论假设,这一理论可以克服程序工具主义和程序本位主义的局限性
轻钢组合结构具有轻质、高强、环保等优点,目前已在国内外广泛应用,在此发展过程中,其耐火性能成为需重点解决的问题。利用数值仿真开展轻钢组合结构耐火性能的研究时,其组成材料的高温热物理特性(包括比热容、导热系数和密度)是影响其结构热响应模拟精度的重要因素。目前高温热物理特性需通过试验获得,然而,高温热物理试验中所用试验参数在现有规范中尚未给出精确全面的标准取值,导致试验结果的精度难以保障。鉴于此,本文
海水海砂混凝土最显著的弊端是氯离子腐蚀钢筋,在不考虑氯盐对钢筋的腐蚀作用时,海水海砂混凝土和普通淡水河砂混凝土在流动性、力学性能和耐久性方面无明显区别。目前针对海水海砂中氯盐腐蚀钢筋的处理方法主要有:混合法、淡化海砂法、添加阻锈剂法、使用耐腐蚀纤维筋或涂层钢筋、利用组合构件避免氯离子与钢筋的直接接触,但这些处理办法都各有弊端。本文采用构件叠合,提出一种易施工、造价低且力学性能优良的叠合柱形式规避海
人员密集场所内行人的运动过程会受到其他行人、障碍物的影响,当场所内出现紧急状况需要人员疏散时,行人及障碍物间复杂的相互作用极易引发踩踏等二次伤害事故。因此人员密集场所内的疏散安全问题逐渐引起管理部门的重视,但进行疏散实验所需成本较高且危险性较大,所以通常使用计算机模拟人员的疏散过程。模型中人员疏散动力学参数的准确性直接决定了模拟结果的准确性,所以本文通过实验对人员疏散动力学参数进行系统测量,为建立
目前,国内外对结构抗火性能研究主要集中在静止火灾,对火灾蔓延的研究较少,尤其火灾蔓延作用下楼盖力学性能研究。而实际结构受火场景一般是由一个或多个受火点向周边相邻区域蔓延的一个过程。因此,本文对火灾蔓延作用下钢筋混凝土楼盖火灾行为进行了研究。主要工作如下:(1)本文对四块钢筋混凝土楼盖进行了火灾试验,重点研究配筋方式、火灾蔓延和中间梁约束等因素对钢筋混凝土楼盖中板和梁截面温度、平面外(内)位移、柱端
露天开采是煤炭的主要开采方式之一,露天煤矿存在很多问题其中运输道路修建工艺简单而造成的成本、环境和安全问题一直存在。此外,以矿山为中心的工业圈产生大量的废弃物污染环境,得不到有效的解决。本文将以工业固废中的粉煤灰和矿渣为原材料修筑露天矿山运输道路,为建成绿色可持续发展的矿山为中心的环境友好型工业生态圈提供了新的思路。本文介绍了露天矿山道路分类及基本的结构和功能,分析了卡车在不同行驶状态下对道路的力
我国现存的砌体结构建筑物中有很多建造年代久远,随着使用年限增加,已有较大一部分不满足抗震设防要求,需要进行加固来提升其力学性能。纤维编织网增强混凝土(Textile-reinforced concrete,简称TRC)是一种由多轴连续纤维织物和水泥基材料复合形成的纤维增强材料,其具有良好的承载能力,作为加固材料,有质量轻、耐腐蚀、限制裂缝能力强等优点,在砌体结构加固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本文针对
边坡稳定性分析是一种通过分析法或经验法来评价天然或开挖的土岩边坡在动态或静态条件下稳定性的方法。边坡稳定性指的是岩土体在斜坡上抵抗滑动的条件,作为土力学、岩土工程和工程地质学研究的课题,其目的是分析滑坡产生原因及可能存在的滑坡、诱发条件。中国幅员辽阔,拥有960万平方公里的国土面积,但多为山区丘陵地质条件,平原较少。在气候条件、地壳运动和人类活动的影响,泥石流、崩塌、滑坡风化剥落等各种边坡地质灾害
暗涵清淤施工属有限空间作业,作业面小,空气流动性差,危险系数高,是水务工程消除黑臭水体治理过程的难点。该文针对深圳市宝安机场北排渠暗涵清淤工程清淤量大、战线长、难度高等特点,通过科学的施工组织和有效的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管理减少作业人员接触危害因素的可能,降低暗涵清淤作业风险,避免发生生产安全事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