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颈癌腹腔镜手术预后相关因素研究

被引量 : 3次 | 上传用户:qunimad4119757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腹腔镜手术因为其较小的创伤在妇产科临床发展很快,绝大部分的妇科手术都可以在腹腔镜下完成。腹腔镜手术产生较小的局部损伤,对腹腔扰乱小,手术时间较短,术中出血量少等优点已成为共识,但其远期影响仍待进一步研究,因此,利用我科腹腔镜优势,我们对我科腹腔镜术后宫颈癌患者进行多方面、多层次的研究。以期从远期预后、心理状况、免疫功能3方面分别阐述腹腔镜手术对宫颈癌患者的影响,探讨腹腔镜行妇科恶性肿瘤治疗的可行性。一、宫颈癌腹腔镜术后预后与相关因素的研究目的:通过腹腔镜手术治疗宫颈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影响腹腔镜术后宫颈癌患者的生存率及预后的相关因素,为腹腔镜手术治疗宫颈癌的可行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西南医院2000年7月至2005年7月期间、具有明确组织学类型和临床分期的214例宫颈癌病人,经查阅病历,并通过书信、电话和走访等方式随访,部分经户籍管理机构核实。根据病历纳入本研究的时间,确立1年、3年、5年生存率的研究终点,随访开始时间为2005年7月1日,截止到2005年9月1日,生存超过5年者按照5年计算。从病员个体信息、肿瘤本身资料和不同的治疗方法三个方面,回顾性分析、比较影响宫颈癌5年生存率的因素。结果:共随访214例病人,失访36人,失访率16.8%;有效病例178例。腹腔镜下平均手术时间为189min (145-375min),术中出血平均280ml(120-750m1),术中出现并发症者有13例。切除盆腔和腹主动脉周围淋巴结均数分别为19.1个和7.9个,54例患者淋巴结病检为阳性。术后平均2.9d肛门排气后进软食,平均13.2d恢复自主排尿并出院。178例宫颈癌病人总的1年、3年、5年生存率分别是93.94%、82.85%、79.91%;临床分期较高、有淋巴转移的患者的1年、3年、5年生存率均显著降低;cox回归分析显示:临床分期与淋巴转移是影响腹腔镜宫颈癌根治术后生存率的危险因素。结论:腹腔镜手术治疗宫颈癌具有可行性。腹腔镜手术相对于开腹手术有较小的损伤和相似的生存率。其中临床分期与淋巴转移是腹腔镜宫颈癌根治术与治疗效果、预后密切相关。二、腹腔镜术后与开腹术后宫颈癌患者心理状况评价及对比研究
其他文献
脑卒中发病率高,死亡率高,致残率更高。多数幸存者留有不同程度的感觉运动机能障碍,仅靠药物治疗不能完全恢复功能,他们需要康复治疗。国内外资料证明早期康复在许多方面比单纯药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通信业务已逐渐渗透到各行各业,同时通信业务也变得越来越复杂。为了保障用户体验、降低业务运维成本,云计算技术应运而生。对于基于云计算的通信业务或其他较为复杂的通信业务来说,已有的可靠性评估研究成果难以准确地对其进行评估,从而本文提出一种从多状态多阶段两方面综合考虑得到可靠性评估结果的评估方法。为了得到合理的评估结果,首先需要明确业务的组成结构以及特点,对于基于云计算的通信业务
金融是整个社会经济的核心和命脉。对于企业来说,外部融资环境的好坏、自身筹资能力的强弱以及资金盈利率的高低,不仅是自身发展状况的“晴雨表”更是决定其未来竞争力的重要因
当下文坛中有不少作家创作时会标榜自己的身份立场,但在实际作品中会显示出与之矛盾的观点。此种现象的出现有着深厚的背景、原因和价值取向的变化。因此本研究以20世纪90年
短期工在高校图书馆流通阅览部门工作已经是普遍现象,在读者服务工作中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作用,实行一线短期工激励管理是流通阅览部门管理工作的新课题。通过阐述流通阅览部门
目的:探究Numb蛋白在三阴乳腺癌患者中的表达降低情况,及Numb蛋白在三阴乳腺癌中对抑癌因子p53蛋白水平的影响及调控机制,进一步研究Numb蛋白的降低与三阴乳腺癌发生发展的相
建立针对供者抗原的特异性免疫耐受,是解决在同种异体皮肤移植中排斥反应的理想途径。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DC)是体内功能最强的抗原呈递细胞(antigen-presenting cell
行政审批制度是计划经济体制下政府籍以管理经济和社会事务的一种主要手段。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和完善,具有浓厚计划经济色彩的行政审批制度的缺陷和弊端
汪绂是清代徽州学者,作有《四书诠义》《理学逢源》《双池文集》等作品,这些作品与他的人生经历有着密切的联系,作品内容涉及理学、礼学、律吕、历算等多个领域。汪绂一生波
近年来,在全球气候变化以及我国在过去一段时期内单纯追求经济快速增长的综合影响下,资源和环境整体向着不利的方向演进。作为我国七大流域之一的海河流域,现状水资源开发利用率已经超过100%,流域生态环境破坏严重,对社会经济发展与生态系统的正常循环构成了严重威胁。传统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中忽视了经济与环境的关系,造成对经济的高估和对环境的过度消耗,如何将经济发展与资源耗减、环境损耗建立联系是目前众多学者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