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梯间处短柱对框架结构抗震性能的影响

来源 :西南交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ndywu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是应用广泛的一种结构形式。在框架结构的楼梯间处,目前设计中通常的做法是将平台梁与框架柱浇注在一起,这种做法通常会在该处产生短柱。在地震作用时,短柱的变形特征为剪切型,容易发生脆性破坏,从而导致结构的突然破坏或倒塌。因此,必须对其采取一定的构造措施以增加其变形能力。对楼梯间处的短柱采取了一定的构造措施后,框架结构的抗震性能如何?与没有短柱的框架结构相比,其抗震性能又如何?有必要进行系统的分析和对比。本文严格按照规范设计了设防烈度为7度、场地条件Ⅱ类场地、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二组的两个民用高层建筑钢筋混凝土典型框架(模型1框架在楼梯间处无短柱;模型2框架在楼梯间处存在短柱)。然后,根据地震作用组合下的弯矩和剪力,按照公式λ=M/Vh0来判断短柱,并对判断出的短柱采取相应的构造措施。再依据选择的恢复力模型和地震波分别对两个模型进行了罕遇地震作用下的非线形动力反应分析。最后,利用整体失效准则和局部失效准则来评价结构的抗震性能。
其他文献
在框架结构中,钢梁一般都采用H型钢,钢柱大多也采用H型钢,很少采用钢管,主要原因是后者梁柱节点连接比较困难。但是钢管柱框架的经济性比采用H型钢柱的好得多,尤其在住宅建筑中,采
由建筑垃圾引发的环境问题和社会公害越来越多,因此建筑垃圾的再生利用已受到世界各国建筑行业和环境保护部门的高度重视。本文对建筑垃圾的来源、分类、组成和基本特性进行了
众多研究成果表明,大多数空间结构的节点实际上属于一种介于理想铰接和完全刚接之间的半刚性节点。目前,国内外已经在常规网壳的半刚性节点研究上取得了一些成果,但是对于国
最近几年,受一些地震的影响,香港一些建筑也受到了微小的振动。这使香港人民开始认识到,香港并不是地震安全区。实际上,香港是被划为中等地震区的。但是,几乎所有的香港住宅
钢管混凝土节点是钢管混凝土结构设计中一个关键的技术问题,特别是钢管混凝土柱与钢筋混凝土梁连接的节点仍存在诸多问题,节点刚度较弱,传递梁中弯矩与剪力的能力较低,以及节
第三系红层由于沉积历史较短,多为半成岩状,胶结和固结程度比较低,抗风化能力差,水敏感性强(膨胀性、水软化),遇水岩体强度大幅度下降,滑坡等地质灾害比较发育。深入进行第三
隔震技术已被证明是一种减小建筑物地震灾害行之有效的方法。基础隔震技术的应用越来越广泛,目前已建成大量的隔震结构,其中有的已经经受住了实际地震动的考验。我国的《建筑抗
岩土锚固在我国土木、水利和建筑工程中已得到广泛应用,其成效显著。岩土锚固的耐久性与安全评价是当前岩土工程界普遍关注的一个热点问题,也是影响岩土锚固工程安全性的一个关
随着钢筋混凝土结构的设计方法从传统的安全系数法向现代的概率方法(现称常规可靠性设计方法)转变,结构设计的结果变得更加科学、合理,设计水平达到了新的高度。尽管如此,常规可
本文通过大量实际的滑坡工程地质勘察测绘资料充分分析的基础上,系统地对罗家大石包滑坡的复活变形机理、目前整体稳定性状况作了综合分析研究。首先根据四川绵阳凯瑞特科技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