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对棒多晶硅工艺优化与研究

来源 :天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zf_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今社会,太阳能产业无论是在时间上还是在空间上,发展都十分迅速,多晶硅成为阳能电池板的主要原材料,多晶硅产品的质量和成本在整个光伏发电产业链中所占的比重最大,全国各地对多晶硅的需求迅猛增长,多晶硅的生产技术同时也在快速发展,工艺设备也不断的向大型化、节能化方向发展。如今主流的多晶硅生产技术是改良西门子法还原炉工艺,从2003年还原炉内多晶硅数量由12对棒开始逐渐增加到24对棒、再到48对棒等,可见多晶硅生产流程中的还原工艺是一个发展极其迅速的技术工艺。  国内目前技术最为成熟、使用范围最广、多晶硅产量最大、能耗最低的多晶硅还原炉设备为24对棒还原炉,由于使用范围广,技术成熟,对于24对棒还原炉的运行参数和工艺曲线各个厂家都有不同的差别。运行过程中仍存在较多发掘潜力和研究方向,例如倒炉、单电耗较高、生长不稳定、产品黑皮料、提质降耗等具有多个研究方向。  本文主要针对改良西门子法多晶硅24对棒还原炉CVD反应器的生产情况,再结合多晶硅由气相转化为固相的原理,先使用模拟软件对多晶硅还原炉内情况进行模拟,而对生产过程中的各种参数进行优化,以达到对整个生产工艺曲线改进的思路。  在生产试验过程中进行验证和调整,分别从供料配比曲线、电流曲线、进气喷嘴、底盘结构等角度,对还原炉生产工艺进行优化调节和控制,解决24多对棒还原炉生产过程中存在的缺相、硅晶体微观沉积不理想,造成硅晶棒宏观表面不美观、产品少子数量、寿命不达标、大型量产成本优势未得到发挥等问题,并为工艺参数继续优化提供方向。  通过放大试验最终得到一个稳定的运行方案和一套还原炉系统的压力、温度、供料配比及流量参数的参考体系,具有一定普遍性。可以在此基础上比对同类型还原炉,并在供料、电流曲线基础上按照本文思路进行优化调整,减少大型还原炉生产周期,不断挖掘提高产能、降低成本。
其他文献
职业教育规模迅速扩张,导致学生顶岗实习出现了许多问题,其中最为突出的问题是顶岗实习等同于提前就业,实习效果比较差。以江苏省扬州商务高等职业学校玉雕专业的学生顶岗实
期刊
学位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orcine reproductive and respiratory syndromevirus,PRRSV),最早出现于欧洲,并于90年代初期在美国首次发现,从此,PRRSV就成为世界养猪业中的一大难题。P
本论文以高纯三氯氢硅为样品,主要以硼、磷和金属杂质元素为分析对象,重点研究了样品的前处理及使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精确测定相关元素,并进行了测定原理的探讨。  采用
在由许多栏目和板块构成的电视台整体节目中.无一例外需要各种类型的节目主持人把节目串起来.戏曲节目也是电视节目中一种主要的节目类型,它融艺术性、娱乐性,参与性为一炉,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目的:本研究回顾计算机辅助导航手术应用于颞下凹恶性复发性肿瘤的病例,讨论并总结这一新技术的优点及不足.方法:本研究选取了从2010 年8 月至2013 年12 月就诊于北京大学
会议
改良西门子多晶硅生产工艺中多晶硅生长影响因素主要分为两个方面,内在质量因素和外在质量因素。内在质量因素和反应物料的品质有关,对还原反应成本影响较小,外在质量因素如硅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