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2年中共十六大报告第一次明确提出“走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这是我国由传统城镇化进入新型城镇化的重要标志。基本公共服务自2006年中共十六届六中全会中正式提出后,就开始承担着促进社会公平与正义、保障民生的重要任务,这一任务也成为2010年之后中央经济工作的重点内容之一。2016年《国务院关于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若干意见》指出新型城镇化并不是简单以经济发展为目标,而是根据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和共享五大发展理念融入了提升基本公共服务水平的重要内涵,坚持以“人的城镇化”为核心,以提高质量为关键,使城乡居民能够同等享受到改革发展成果。由于人民生活水平的高低主要以基本公共服务水平的高低来体现,因此新型城镇化提出的以“提高质量”为关键,就内在地包含了提高基本公共服务水平这一理念。针对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山东省基本公共服务体系的现状与问题,研究如何提高基本公共服务水平以跟上新型城镇化的步伐显得尤为迫切。本文主要采用文献分析法、调查问卷法和层次分析法,在对新型城镇化和国内外基本公共服务相关理论分析研究的基础上,从山东省基本公共服务五大模块的实际情况出发,通过描述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基本公共服务发展的现状,找到阻碍其水平提升的问题所在,并根据新型城镇化对基本公共服务提出的新要求提出相应的策略建议。本文研究发现:山东省的基本公共服务存在供给总量低、城乡基本公共服务供给不均衡、区域基本公共服务供给不协调、基本公共服务水平满意度不高及居民诉求渠道狭窄等问题,这些问题阻碍了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山东省基本公共服务水平的提升,最后提出从破除城乡二元结构、加大财政部门投入力度、创新基本公共服务供给体系和拓宽居民诉求渠道四个方面解决上述问题,从而提升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山东省的基本公共服务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