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事被害人权利问题研究

被引量 : 53次 | 上传用户:supercamel198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二十一世纪是人权保障与法治建设硕果累累的崭新时代,人类社会在经过几个世纪权利斗争的洗礼之后,终于换来了人权事业的全面胜利。国际社会在人权保护领域的广泛交流与合作更是为人权的保护拓开了更为广阔的空间。在这一国际大背景下,我国也积极投身于人权保护运动,积极进行刑事诉讼领域的司法改革,作为标志性结果的1997年刑事诉讼法就是顺应这一历史潮流而产生的。修订后的刑事诉讼法借鉴西方法治发达国家的人权保障经验,在我国的人权史上留下了辉煌的一笔。但无庸讳言的是,修订后的刑事诉讼法在保障人权的价值取向上,存在着明显的不足,其中尤以刑事被害人的权利保护缺陷最为突出。我们认为,虽然国家追诉主义以来的刑事诉讼一向是由国家垄断而行的,但由于国家公诉所体现的利益与被害人自己的切身利益毕竟不能完全雷同,因而国家追诉的理念并不是对刑事被害人诉讼地位的否定。相反,二者应当是一种相互依存、相互补充的关系。只有在追诉犯罪的过程中,通过现代刑事司法理念的贯彻,既能保障被告人的合法权益,又能兼顾国家与被害人的各种利益,人权保障的理念才能视为健全,现代诉讼的价值才能得以真正实现。 启蒙运动以来的人权的历史,由于当时特定的历史背景及其所肩负的使命,因而自然而然的将保护的对象锁定在刑事被告人身上,这是有着其内在的历史合理性的。但是人权运动发展到今天,随着利益主体的多元化,以及现代社会人文关怀精神的凸显,尤其是被害人学理论的诞生,使得刑事诉讼中的被害人日益为学界所重视。本文正是基于这样一种时代背景下,从刑事诉讼的价值诉求、诉讼结构、诉讼目的以及诉讼程序的运作过程,探讨了刑事诉讼中被害人保护的一般原则与理念,分析了我国现行刑事诉讼法中被害人保护制度中的种种不足,并结合世界各国司法改革的相关背景,对此进行了对比性的分析论证,同时提出了构建我国刑事诉讼中被害人保护制度的构想。全文共分七章: 第一章为现代刑事法治理念以及被害人权利保护的相关理论背景介绍,该部分的内容主要结合现代刑事司法的理念,基于人权保护的主旨,论述了被害人诉讼地位及诉讼权利保障的必要性及时代意义,同时基于刑事被害人学产生发展的历程,简要介绍了被害人学说发展的历史背景及其学说价值,同时从刑事实体法中国政法大学博t:学位论文刊率被害人权利问题研究与程序法的双重视角下,对被害人权利保护制度的现实意义及理论研究价值进行了分析。 第二章为刑事被害人保护的理念和原则。该部分主要分析论证了现代刑事司法视角下,被害人权利保护的理念基础,强调指出,启蒙运动以来的人权观念的演绎是现代刑事司法中被害人保护的理论根据,同时提出了现代刑事诉讼程序在保障被害人权利时应当予以考虑和遵循的基本原则。旨在说明被害人的权利保障与被告人的人权问题,共同构成了当代刑事诉讼的两大基本制衡点,两者的利益不可偏废,在现代刑事诉讼中具有同等重要的价值,决不能以牺牲一方的利益换取另一方的利益。 第三章为刑事诉讼目的、价值与被害人的权利保护。该部分主要探讨了现代刑事诉讼的目的及价值取向,在对学术界长期以来所争论的诉讼目的进行回答的同时,从刑事诉讼目的出发,结合我国国情,论证了被害人保护与现代刑事诉讼目的的契合性,同时进一步分析了在不同的诉讼目的下,各种不同的利益冲突的协调与保护。最后,本文指出了在被害人权益保障下的刑事诉讼目的更能体现刑事诉讼的固有价值。 第四章为刑事被害人权利保护的比较法考查。该部分内容通过对法治较发达国家的刑事诉讼中的被害人保护制度的对比,找出我国被害人保护制度方面的差异,以期为我国的被害人保护制度寻找理论支撑及相关的立法例以供借鉴。考察的视角基本是以两大法系的界分为切入点的。 第五章为我国刑事被害人的权利保护的历史考查。该部分在前述论证的基础上,通过修订前后我国刑事诉讼法中被害人保护制度的变化,指出了我国刑事诉讼被害人权利保护方面存在的一系列问题与不足,并针对这些不足从总体上和诉讼程序两个角度提出了本文的改革构想与建议。 第六章为完善我国刑事被害人诉讼权利之思考。通过纵向、横向的比较分析,总结我国当前刑事司法理论及实践,针对性地提出了完善我国刑事被害人权利保护所亚待解决的间题,并为完善被害人的权利保护提出了具体的设想和建议。 第七章是刑事被害人赔偿性、补偿性制度之探讨。本部分着重探讨了在我国当前的司法体制下,改革完善刑事附带民事诉讼制度,确保被害人的损害获得赔偿。同时本文尝试论证了在我国建立被害人国家补偿制度的可能性及理论基础,为被害救济提供更广泛、可靠的权利保障。
其他文献
县域经济研究的对象是指在一定经济管理体制下,根据市场经济条件的要求,科学合理地分析和解决县域内各种资源的合理配置和利用问题。全面实现县域范围内生态、文化、社会等方
双向 DC-DC 变换器(Bi-directional DC-DC Converter,BDC)是直流变换器的双象限运行,可实现能量的双向传输,在功能上相当于两个单向直流变换器,是典型的“一机两用”设备。在
本文除了导言之外,共分六章。 第一章:不真正不作为犯的基础观念。首先,从刑法规范的立场,分析了不作为的行为性。作为违反了刑法的禁止性规范,不作为违反了刑法的命令性
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进程结构的最大弊病是作为学习过程主体的学生,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始终处于被动的地位。随着多媒体和网络技术的日益普及,运用信息技术手段优化教育与教学过
本文以太阳能与常规能源复合的溴化锂吸收式空调、采暖及生活热水供应综合系统为研究对象,在综合系统内采用了溶液潜能储存和水蓄能综合技术,分别给出了综合系统夏季吸收式制
冶炼行业普遍使用的钢结构上料通廊及下降管由于跨度大、重量重、高度高、安装角度倾斜,在吊装过程中易出现构件内力重分布现象,给施工带来了巨大挑战和安全隐患。为了避免由
福州是福建省的省会城市,在地理位置与气候条件两方面发展优势明显,福州具有多种多样的植物类型,植物的多样性是构成城市景观多样性的基础,在植物景观的建设中,应该重点突出
通过试验,研究了粘性土在不同温度下龟裂的发生和发展规律,运用计算机图像处理和编程技术,对不同温度下获得的粘性土龟裂网络的几何结构和形态特征进行了定量分析。结果表明:
关於华南大地构造格架及地壳演化存在两种对立的观点:其一,认为华南的基底是“华夏古陆”,或古元古—太古代的“华夏地块”,或“扬子-华夏古陆”。另一种意见认为除小的古老
电子商务的迅速发展对企业选择供应商的影响是重大和深远的,近年来关于这类问题的研究又十分贫乏,而研究电子商务环境下供应商选择对于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提高整个供应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