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真正不作为犯相关论文
大多数人秉持着一个人违反了规范,且造成了危害后果就要对此负责的观念,因为在一个行为人“犯错”、受害者权益因行为人的行为遭受侵......
刑法规范的形成机理是刑法体系化及选择立法技术的前提。以"类型"为视角来研究刑法规范的形成机理是因为"规范"与"类型"在思维层次......
在大多数情况下故意杀人罪是以积极的作为的方式进行的,以消极不作为方式构成的故意杀人罪在实践中也时有发生,因而也应引起了学界......
随着诸如探险团体抛弃受伤队友等新型遗弃行为的不断发生,我们有必要对遗弃罪进行扩大解释。其行为对象不应再局限于家庭成员之间,......
不真正不作为犯是不作为犯罪的非典型形态,因其在刑法规范中未被明确规定构成要件要素,因而与真正不作为犯存在差异。不真正不作为......
德日两国在不真正不作为犯的合法性根据上产生分歧;这一分歧在各自立法和司法实践的催化下被加倍放大,导致两国对不真正不作为犯的......
形式的刑法解释论注重从文字的表面意义上去理解法律的规定,主张司法权不能超越法律明文规定的框架,所以依照形式解释很多社会危害......
为了解决不真正不作为犯与罪刑法定原则之间的矛盾,日高义博教授提出了“构成要件等价性”理论,即在价值结构上找到填补不真正不作......
不作为犯的成立以行为者处于“保障人”地位为先决条件,以保障人地位为基准,分析因非保障人的不作为而引起的共犯可能性问题,进而......
对于不真正不作为犯的义务来源,学说史上共形成了三种作为义务说,即形式的作为义务说、实质的作为义务说和二元的作为义务说.通过......
不真正不作为犯的问题是刑法解释论上的难点之一。不真正不作为犯问题的核心在于如何解决存在构造存有差异的作为与不作为的等置问......
在不作为犯理论中,不真正不作为犯的概念存在诸多争议,而这又直接影响到对其他相关问题的深入研究,因而有必要对不真正不作为犯的......
摘 要:不作为是相对于作为而言的,是指行为人自身负有实施某种积极行为的特定法律义务,并且能够实施而不实施的行为。不作为是行为的......
本文以法益保护这一刑法目的,论述了自愿接受引起的作为义务应当成为不真正不作为犯的义务来源。文中认为自愿承担行为引起的作为......
不真正不作为犯的作为义务因其在立法上的不明确性,使得司法实践认定的标准难以达到统一,学者也纷纷从其形式上的作为义务及实质的......
不真正不作为犯在实践当中作为处罚已无疑义,但是处罚的依据是什么?既然其实现了规定作为的作为犯之构成要件,两者在存在论上的区......
基于开放的构成要件的立场,在绝大多数情况下,保证人的义务、不作为因果关系(行为犯除外)、不作为本身(不要求进行等价值性的判断)......
不作为犯,是指行为人负有实施某种积极行为的特定义务,并且能够履行而不履行的行为。它包括真正不作为犯(又称纯正不作为犯)和不真正不......
不真正不作为犯的结构问题具有特殊性,加之刑事立法的缺失,造成对其处罚的根据不明确,这与刑法的罪刑法定基本原则相悖,引起了过多......
不真正不作为犯的界定问题,不真正不作为犯与作为犯和真正不作为犯的区别问题,不真正不作为犯违反刑法规范的性质问题,不真正不作......
对于缺陷产品不召回的刑事责任问题,应通过不真正不作为犯的理论进行分析。排他支配设定说从对因果进程设定排他性支配的角度,来限......
不真正不作为犯的关键问题之一是等价值性问题,只有具有等价值性,不真正不作为犯才能与作为犯同在一个犯罪构成要件中予以评价,犯罪才......
随着刑法学研究的深入,关于不真正不作为犯的研究也在不断的进步,各种理论纷陈争鸣,笔者在此从不真正不作为犯的作为义务来源予以......
不真正不作为犯的等价性理论在提出根据上存在缺陷。和作为共用一个法律条文,并不意味着要等价。解决不真正不作为犯与明确性原则......
保证人地位是实质的作为义务判断的必备要件,其分为保护型保证人和监护型保证人两类,其性质与类别为众多理论所支撑.在“医师妻子......
在不真正不作为犯中,作为义务来源和作为义务没有被严格区分,导致作为义务来源理论的自相矛盾、作为义务的实质判断标准得不到发展......
不真正不作为犯的问题,历来就有"未解之题"和"最难且未令人满意地解决的难题"之称.不真正不作为犯是开放的构成要件,它的构成要件......
从德日刑法理论和司法判例的角度看,不真正不作为犯的故意中的认识要素和意志要素不仅应当存在,而且应当具备独自的内涵。不真正不作......
由于理论上认为不真正不作为犯和过失犯是在开放的构成要件下,加之我国刑法理论对犯罪认定没有顺序性的考察方式.因此.司法实践中在遇......
由于理论上认为不真正不作为犯和过失犯属于开放的构成要件,加之我国刑法理论对犯罪认定没有顺序性的考察方式,因此,司法实践中在遇到......
不真正不作为犯在我国的适用虽有不当,但不宜被整体评价为"滥用"。要划定不真正不作为犯的边界,应合理分析其适用的发展方向,从罪......
ue*M#’#dkB4##8#”专利申请号:00109“7公开号:1278062申请日:00.06.23公开日:00.12.27申请人地址:(100084川C京市海淀区清华园申请人:清......
刑法上的犯罪可以分为作为犯和不作为犯。不作为犯又可以分为真正不作为犯和不真正不作为犯。目前,不真正不作为犯罪是刑法学界研......
不作为犯的问题几乎都是围绕不真正不作为犯这一中心展开的,其特点是以不作为的方式实现通常由作为形式构成的犯罪,也就是说不真正......
ue*M#’#dkB4##8#”专利申请号:00109“7公开号:1278062申请日:00.06.23公开日:00.12.27申请人地址:(100084川C京市海淀区清华园申请人:清......
ue*M#’#dkB4##8#”专利申请号:00109“7公开号:1278062申请日:00.06.23公开日:00.12.27申请人地址:(100084川C京市海淀区清华园申请人:清......
从理论与实践来看,处罚不真正不作为犯没有问题。然而,我国刑法立法从来没有处罚不真正不作为犯的明文规范,只有处罚真正不作为犯......
由于形式的作为义务来源具有框架性和相对明确性的特点,但灵活性程度不够,而实质化则正好相反,容易导致处罚扩张。我国限定形式的......
对于不真正不作为犯的义务来源,学说史上共形成了三种作为义务说,即形式的作为义务说、实质的作为义务说和二元的作为义务说。通过......
刑法理论界对不真正不作为犯的概念至今没有明确的界定,其构成要件亦可谓众说纷纭,使得司法实务界对不真正不作为犯定罪量刑的标准......
刑法理论界对不真正不作为犯的量刑问题一直缺乏关注,这造成司法实务部门在不作为犯的量刑上的处理结果差异甚大。不真正不作为犯......
2017年底,亲子园虐童案被媒体曝光,引起媒体以及社会公众对幼童在幼儿园生存现状的担忧以及对虐童者的愤慨。目前检方已对涉案当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