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移动支付业务在移动互联网技术背景下蓬勃发展,对于中国农业银行来说,移动支付业务的出现推动了中国农业银行支付结算业务的进一步创新,能满足不同结算群体在付款和结算等多方面的内容。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移动智能时代的到来,银行在发展移动支付业务时面临着种种挑战,不成熟的市场环境给银行发展移动支付业务带来了明显或潜在的各类风险。在这样的背景下,本文选择这个课题进行研究,是有深远意义的。基于以上背景,本文以中国农业银行移动支付业务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文献分析法和案例分析法,对中国农业银行移动支付业务风险防范进行研究。在介绍了中国农业银行的基本状况后,本文在现有移动支付业务风险管理理论、文献及相关理论的支持下,通过解读中国农业银行内部与移动支付业务相关的管理规定,对其移动支付业务风险防范现状进行分析。经分析发现,现阶段中国农业银行在移动支付业务风险防范方面的缺陷和不足主要包括:中国农业银行对移动支付业务风险的识别评估不够全面,系统技术防护有待进一步提高,外部网络安全亟需改进以及客户针对移动支付业务风险防范意识及网络风险处理水平不足。同时相关协议对移动支付业务中的风险责任划分不明确,以及移动支付业务的信誉风险防范措施不完善等。而导致这些情况出现的主要原因是:中国农业银行的风险防范体系及流程不全面,具体为移动支付业务的风险管理需改善及标准规范不统一和内部员工风险合规意识有待加强。同时中国农业银行的网络安全性建设不完善,银行对客户各类风险防范知识宣传培训不到位,以及移动支付多环节衔接风险防范不到位,银行风险监管制度相对滞后,同时信誉风险应急处理机制还不完善。依据中国农业银行移动支付业务风险防范目前存在的缺陷和不足,本文结合中国农业银行风险管理的现状提出了针对性的优化策略:首先,中国农业银行要优化移动支付业务内部风险防流程,强化电子银行系统安全建设,加强风险监控预警机制和监管,提高移动支付业务全面风险管理水平;其次,中国农业银行应提升银行交易系统的安全性,建立健全信息共享机制,加强与相关部门合作降低多环节衔接风险;再次,银行须提高用户的风险防范意识,加强对客户风险防范技能的培训,完善风险的预警机制;最后,降低市场各类交易过程风险,预防法律法规及监管风险,优化信誉风险预警机制强化与媒体的联系。通过上述措施的实施,逐步提升中国农业银行移动支付业务风险防范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