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剪力墙结构带框支部分的平面有限元和侧向刚度分析

来源 :安徽建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oli25775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人口的扩增,促使现代建筑的规模不断扩大,人们对房屋建筑使用功能提出越来越高的要求,现代建筑朝着多功能,多用途的方向发展。其中带转换层的高层建筑虽然能满足下部大空间的建筑功能要求,但是转换部位容易造成侧向刚度突变,并且结构竖向构件上部和下部间断不连续,转换构件受力复杂,设计中需要对转换部位的侧向刚度和受力特点尤为关注。目前,针对平面规则性结构研究较多,但对超长且端部转换的平面不规则结构研究较少,本文采用多种计算模型对结构整体和部分分别计算侧向刚度进行复核。转换构件受力复杂,在设计中需要对转换构件的受力情况进行详细的有限元分析,并且按照应力分布情况校核配筋。本文以合肥市某超长剪力墙结构带部分框支的建筑为工程实例,结合抗震性能化设计要求,进行了以下几方面的工作,并得出了相应的结论:1.采用SATWE程序对该结构整体进行多遇地震下振型分解反应谱分析和弹性时程分析,对结构整体进行了评估,分析结果表明多遇地震下结构整体的各项抗震性能指标满足规范要求,反应谱分析和弹性时程分析结果具有一致性和规律性。2.为进一步研究转换部位的侧向刚度,对转换部位作为隔离体的侧向刚度进行了校核,结果表明转换部位作为隔离体的侧向刚度满足规范要求。3.采用平面有限元分析软件FEQ对转换构件进行平面有限元分析,详细分析了转换构件在竖向荷载和水平荷载下的应力分布情况,按应力分析结果取最不利值校核配筋,并对框支剪力墙的设计进行了简单的探讨。4.采用了Pushover程序对结构整体进行罕遇地震下的静力弹塑性分析,对罕遇地震下结构的抗震性能进行了评估,并根据计算分析,针对本工程特点和抗震性能目标的要求,对本工程提出了若干条抗震加强措施。
其他文献
近年来由于混凝土结构耐久性引起结构抗震性能发生变化的问题越来越受到国内外学者的普遍关注。混凝土碳化、钢筋锈蚀已是公认的影响钢筋混凝土结构耐久性的最重要因素。由于
基础隔震技术作为一种有效的抗震设计手段在我国得到广泛的应用,为减轻地震灾害提供了一条合理、有效、安全的新途径,并在防震减灾事业中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2008年汶川地震
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斜拉桥在我国快速发展,出现了很多世界级的大跨径斜拉桥,适合于这种体系的正交异性板钢箱梁也得到了广泛应用。但这种形式的钢箱梁仍是一种不完全成熟
经过三十多年的改革开放,中国的经济得到了飞快的发展,政府所主导的城市化进程也不断深化,城市可以利用的空间越发的紧张,这就需要探索新的城市发展空间。现如今地下空间的利用逐
随着煤矿开采强度的加大,浅部资源逐渐开采完毕,巷道开挖深度的不断增加,一大批煤矿已进入深部开采阶段,深部开采带来的难度及问题,已是我国煤炭行业不得不面对的问题,比如地
在地下处理及边坡工程中,裂隙岩石所赋存的地质条件十分复杂,一方面裂隙岩体受地热膨胀开裂、另一方面岩石与水化学溶液发生反应后形成孔洞,使其力学性质发生很大变异,加剧损
随着经济社会高速发展,大体积混凝土已被广泛应用于工程建设领域。本文在将前人理论成果汇总的基础上,论述了大体积混凝土应用发展情况,材料自身特性,并对温度场和应力场开展
生态复合墙结构是一种生态、节能、减震的新型村镇住宅结构形式。它是课题组研究的密肋复合墙结构的进一步升级,继承了原有结构良好的抗震性能,具有生态材料因地制宣、节能环保
为了响应国家十二五规划以及住宅产业化的发展需要,装配式结构在建筑工程中占有越来越重的比例,随着装配式结构研究的深入,在实际的工程中装配式结构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装配式
随着钢结构在建筑结构中的广泛应用,国内外的学者进行了大量的关于钢结构的整体或者局部的研究分析,其中对于钢结构节点的分析主要是针对梁柱节点连接分析,对于柱与柱的连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