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铁路机车火灾发展规律的防火监测系统开发及其应用研究

来源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anqiefanqi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铁路事业的快速发展给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带来了巨大的便利,但是近年来,铁路机车火灾的频繁发生也给铁路安全运营带来了严重威胁。本文针对当前铁路机车火灾安全系统存在的问题,通过开展富有针对性的铁路机车火灾研究,如铁路机车材料燃烧特性、火灾功率、结构耐火性等实验研究,探寻铁路机车火灾发展规律,改进和优化现有铁路机车防火监测系统,提高铁路机车防火安全性能。首先开展了铁路机车典型材料燃烧特性、火灾功率、结构耐火性等实验研究,分析研究并建立了不同材料的着火时间、外界辐射热流与临界入射热流的关系。同时结合危害性指数HI模型、N-gas模型、FED模型进行对比分析,针对材料燃烧危害性评价,建立了材料燃烧的HNF模型。HNF模型可以较好地评估和预测材料燃烧产生的有毒气体的危害性。此外,又具体根据CKD0A型内燃机车内可燃物的分布情况、结构特点、各区域使用功能,确定火灾危险性研究的火灾场景设置,对发生火灾后的各种情况、各个部位进行分析。同时通过现场实测实验研究铁路机车火灾发展规律,研究铁路机车防火监测系统的实效性。其次,采用数值模拟的方法对铁路机车典型火灾发展规律进行研究,以利于发展针对铁路机车火灾的复合探测技术。选取两种典型机车CKD0A和HXN5的动力室为主要研究对象,构建特殊条件下的铁路机车火灾数值模型,结合铁路机车所处的特殊环境及铁路机车内部系统的复杂分布,研究不同控制条件下的铁路机车火灾发展规律,车内可燃物早期热解产物特性,火灾初期的烟气迁移特性,产物组分浓度分布规律,烟气温度增长特性,同时研究铁路机车内部不同可燃物可能的火灾增长特性和火灾蔓延规律。之后为有效分析各种易燃材料在机车内阴燃以至燃烧的过程中,各探测器采集的温度、烟雾浓度、以及CO等参量的变化,同时为深入研究机械间灰尘、油雾、电磁干扰等因素对探测器正常探测的影响,分别在小尺寸实验箱,6A实验室和1:3尺寸机车开展了机车火灾探测报警系统实验,并结合铁路机车火灾的增长特性和火灾蔓延规律,针对铁路机车火灾早期条件下内部的温度场和组分浓度场分布,分析不同火灾探测器的优缺点,研究铁路机车火灾适用的火灾探测器类型和布置方式。进而,根据铁路机车火灾环境和日常运营环境中的火灾探测器作用参量的差别,改进火灾探测算法,降低火灾监测系统的漏报和误报率。并基于信息融合技术对机车火灾探测报警机制进行了优化研究,自主开发出新型机车防火监控系统,并在大同HXD2型号铁路机车进行实车检验。最后结合机车火灾模拟实验及大量的机车运行数据分析,开展机车防火系统设计装车应用,并对HXD2机车和HXN5机车的防火装车方案进行改进与应用。
其他文献
列车在高速运行时,由于轨道不平顺输入影响,使得列车产生横移、侧滚和摇头振动,并在车体上合成横向加速度,影响了列车横向平稳性。为了减少横向振动,提高列车的运行平稳性和
研究外墙内保温和外保温在传热性能上的差异,用ansys软件建立一个简单的框架模型,分别做出保温层在外墙内和保温层在外墙外的不同热量传递图,并基于热量传递图进行以下分析:1
各区、县人民政府,市政府各委、办、局,各市属机构: 2000年3月,市政府办公厅下发了《北京市加快城市危旧房改造实施办法(试行)》(京政办发[2000]19号,以下简称《危改办法》),
随着我国高新技术迅速发展,产业不断升级,市场对劳动力整体的技术与职业素质要求越来越高,经济发展迫切需要知识与技能兼备的高层次技术应用型人才,发展应用型本科教育已成为我国
目的:回顾性讨论112例SARS患者急性期的胸部X线和CT表现特征。方法:经临床诊断的SARS病例112例,男43例,女69例,年龄范围16~82岁,平均年龄35岁。所有患者在发病后1周内均行胸部X线检
城市地下轨道交通一般埋深较浅,且周边存在建(构)筑物、市政管网等,再加上轨道交通换乘枢纽以及轨道交通区间之间关系复杂,相互影响大,导致设计施工难度非常大。目前,相对于
色彩是人的眼睛所能接受到的重要信息,给人留下的印象最深刻,因此色彩搭配是否合理直接关系到居室装饰的成败。 一般来说,一个成功的居室设计应该有一个色彩主调。居室中室内
我国人口庞大,越来越多的人选择铁路出行,从而高速列车开行次数不断增多,造成了明线上会车工况增加;且我国地域辽阔山丘地貌占据比例较大使得隧道里程不断增长,因此列车单车
北京市王都庄应急水源地和中桥应急水源地均位于平谷地区,充分说明其在北京市应急供水体系中所占的重要地位。本文基于平谷区第四系地下水动态监测成果和资源计算数据,分析了其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以下简称《学报》)第八届编辑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于2005年12月22日在北京大学医学部图书馆408会议室召开。《学报》第八届编辑委员会主编、全闰人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