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主要是从山西抗日根据地的木刻版画入手,着重由其艺术活动出发,结合版画家、版画作品分析,进而揭示其历史贡献,以期形成较系统的专题研究。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使得山西抗日根据地的建立像利刃尖刀一般插入敌人的心脏,对侵华日军形成巨大的威胁,也为新兴木刻艺术的进一步发展创造了营养丰富的沃土,为木刻版画艺术服务于革命斗争提供了绝佳的机会。木刻工作者们在山西抗日根据地进行了丰富的艺术活动:成立了多个木刻艺术组织,为木刻艺术在根据地不断壮大提供了重要基础;创办了多种画刊、画报,为木刻版画作品积极发挥其“文化武器”的战斗性提供了很好的平台;木刻艺术家深入到群众的日常生活中,结合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如剪纸、窗花、年画等,创作出大量优秀作品,使山西抗日根据地的木刻版画具有强烈的民族风格,充分体现了“大众化”和“民族化”的特点,为形成中国现代美术史上新的里程碑做出了较大贡献。论文研究认为,其社会贡献主要体现为木刻版画的“战斗性”及其对山西文化发展的推动,其艺术贡献则主要表现为木刻艺术的“民族性”和推动了“新年画”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