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东北贡貂制度研究

来源 :辽宁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i2009n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贡貂赏乌林”制度是清朝时对东北地区边疆少数民族实行有效管理的一项重要决策。这一制度实施多年,卓有成效。它虽然是清统治者强化封建统治,驾驭少数民族的一条国策,但在客观上对巩固东北边疆,维护国家统一,还是起到了一定作用。但随着后期沙俄的侵略,强占了东北地区大部分土地,严重破坏了我国领土主权,“贡貂赏乌林”制度也开始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本文以清代贡貂制度为中心,通过分析认为贡貂制度的创制主要是清朝为维护东北边疆地区的统治,在具体实施贡貂时,清政府制定了相应的规定,并专门设立相关的衙门管理贡貂事务,并对这些边民进行划分管治。而贡貂制度的性质则是为了强调少数民族对清政府的臣属关系,政治意义要大于经济意义,主要是表示各民族对清政府统治的承认,而清政府也在他们贡貂的同时给予相应的赏赐,就是为达到“仁抚远民”的效果,清政府与这些边疆部族的关系也由开始的武力征服到后来的怀柔羁縻,有效地维护了边疆的稳定。文中还单独提到了猎貂对当地自然环境的影响以及对生物多样性的破坏,而自然环境的被破坏又反过来作用于人们,形成恶性循环,以至于貂的数量急剧减少。但当时清政府对貂皮的需要则是一如既往,再加上清末时帝国主义的侵略,沙俄强占了当时大部分贡貂的地区,从而也就造成了清末时贡貂难,好貂少的局面,而清政府也无力提供对贡貂者的赏赐,所以贡貂制度再无法执行下去而被废止。由此可见,贡貂制度从开始的大力执行到后期的无力执行都与当时的形势有着密切的联系。贡貂制度在清代对边疆造成的环境影响以及整个东北地区生态环境的变迁过程,对现代的环境问题具有一定的教育意义,我们从中也吸取了相关的经验及教训,为我们进行现代化建设也有一定的启示作用,任何发展都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要为长远利益做打算。通过对贡貂制度的研究,也使我们对当时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历史实态有一定的了解,形成更深刻的认识。
其他文献
期刊
德国历史学家弗罩德罩希·梅尼克是现代西方最富盛名的历史学家之一,是历史主义的最后一位大师。作为一个阅历丰富,充满智慧的老人,他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对德国所遭受苦难的
1897年,中国第-家新式银行--中国通商银行成立,揭开了我国近代银行业历史演进的序幕。1908年,清政府颁布《银行通行则例》,它是我国第-部银行通行法规,标志着我国银行法律的开端。
期刊
期刊
期刊
期刊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的改革开放的成果逐渐在经济领域显现出来,中非贸易额迅速增长,中非经贸互补性越来越强。受经济利益的驱使,众多的非洲商人纷纷来到中国,他们采购中国的商品
期刊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