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奥克利(Ben Okri,1959-),是尼日利亚新一代的作家之一,在西方文坛上享有盛誉。其作品始终关注发展中国家的政治、社会、文化、历史和民族发展等问题,并对殖民关系有很深的见解。1991年,奥克利其一著名的作品《饥饿之路》获得英国最高权威的文学奖——布克奖。本文尝试着从后殖民主义视角对小说中文化身份进行研究,这一角度在国内国外研究中还为数不多。本文旨在分析身份构建的过程和意义,这对于全面解读这部小说提供了新的理论角度。 本文可分为五章: 第一章,论文导论部分。首先介绍本·奥克利及其作品《饥饿之路》;国内外研究的现状,论文相关阐述及其理论框架。理论框架主要是霍米·巴巴的后殖民理论。第二章,具体探讨“无家之感”的产生,主要从政治,经济和文化三方面对此进行分析。第三章讨论身份危机的体现。“无家之感”使得尼日利亚人民时常对自己文化身份感到困惑。甚至,有些人民丧失本民族文化身份。第四章分析身份构建过程。主要人物成功地在“第三空间”构建成“杂糅身份”。第五章,结论部分得出尼日利亚人民在面对宗主国文化的影响,难免会产生身份问题。坚持本民族文化并顺应时代的发展是本国通向未来的光明之路。 综上所述,从后殖民角度研究分析《饥饿之路》的文化身份,论文揭露殖民主义不同形式的影响和如何理性对待西方文化,这对于解决“第三世界”人民的文化身份问题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