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英汉两种语言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受母语的影响,中国学生在写英语作文时往往缺乏衔接和连贯。本文试图通过在教学中进行英语形合与汉语意合的对比分析,帮助学生提高英语写作能力。 形合意合理论是我国语言学家王力1984年在他的《中国语法理论》一书中提出的。在这本书里,他提出了形合和意合是组织语言要素的两个基本手段。这一理论从篇章衔接和连贯的角度分析了英汉两种语言的特点和区别。他同时也提出了形合法更频繁地应用在英语句子中而意合法则广泛地用在汉语中。除王力以外,高明凯和连淑能在这一领域的贡献也很大。连淑能在他的《英汉对比研究》一书中对形合和意合作了一个详细的论述。形合意合理论被深入地研究和广泛地应用在英汉和汉英翻译中,它却很少被应用在写作教学中。本文旨在把形合意合理论应用于英语写作教学中并希望能帮助学生在英语作文的衔接和连贯方面有所提高。衔接和连贯在20世纪50年代列入篇章分析的行列。韩礼德和哈桑1976所著的英语的衔接一书被认为是迄今为止对这一课题最全面的论述和这一领域的权威著作。在这一专著中,他们给衔接下了定义并且确定了衔接的手段。同时,他们还指出:篇章中衔接关系是通过词汇语法手段实现的,即通过结构的选择和在结构中的词汇项目实现的。(韩礼德,哈桑,1976.303)。胡壮麟在他1994年的著作《语篇的衔接和连贯》中提出了多层次分析的观点,在这一书中,他还扩大了衔接的范畴。他同时还指出了衔接和连贯的关系以及他们的区别。 全文共分为五章:第一章提出中国大学生在英语写作中缺乏衔接和连贯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