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档案数字化建设是一项系统性工程,其作为档案信息化建设的重要环节之一,一直以来受到国家的高度重视。从我国档案馆的数字化建设现状来看,各级档案馆都已先后开展馆藏档案数字化工作,且数字化外包成为首要选择。然而,民国档案的数字化外包在我国起步较晚,正处于发展阶段。研究民国档案数字化工作的现状,探讨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策略,有利于提高档案馆民国档案数字化的工作水平,丰富数字档案资源,推进我国档案信息化建设进程。本文以湖南省档案馆民国档案数字化工作为例,主要运用文献调研法、实地调研法、深度访谈法对当前民国档案数字化工作进行了深入分析。文章认为,目前湖南省档案馆在民国档案数字化建设在取得诸多成就,不仅积极开展档案管理平台建设,加快推动数字档案资源建设,还不断夯实基础设施保障体系,全面推进数字档案资源共享利用。与此同时也存在许多不足,如标准规范不同统一完善、数字化进度稍有滞后、加工质量有待提高、加工人员流动性大、安全保密体系不健全、数字化成果开发不力等。究其原因,主要是客观环境不理想、整体规划欠合理、监管机制不健全、三方沟通不及时、信息技术受制约及业务素养有欠缺所致。为了更好地推动湖南省档案馆民国档案数字化建设进程,文章提出,一是建立健全数字化标准规范,主要从优化客观环境、统一标准规范和注重信息反馈等方面完善。二是加强民国档案数字化质量管控,要以制定整体建设规划为前提,以加强基础设施设备为基础,以建立质量评估制度为手段,以严控项目过程管理为重点。三是建立民国档案数字化安全机制,主要从合规性管理、保密管理、风险管理、知识产权管理和环境管理五个方面着手建立,保障民国档案数字化建设工作整体安全。四是注重数字化人才队伍建设,从如何提升工作人员的专业素养这个着眼点出发,提出提高项目工作人员素质、建立馆校合作机制和注重培养复合型人才三点关于人才建设的方向。五是积极推进数字化成果开发利用,首先扎实推进档案数字化深加工,同时积极争取民国档案资源开发社会化,鼓励多主体参与,并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创新民国档案的编研方式,实现民国档案的利用价值和研究保存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