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和义务教育法的深入贯彻执行,学生的入学率大幅升高,农村义务教育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目前农村初中学校的在校人数有减少的趋势,本文力图从引起学生流失的原因入手,从而找出解决问题的对策。论文共分为五部分:第一部分是引言。一,提出研究缘由,随着国家加大对农村教育资金的投入力度及在教育体制不断改革和创新的背景下,学生有机会享受更多的教育资源。教育公平也正在逐步实现。我们在关注农村义务教育取得了巨大的成就的同时也不能忽视问题的存在,目前农村初中学校在校生有减少的趋势,学生流失出现反弹的现象。在我们提倡教育公平的今天,农村初中学生流失的现状是什么,是何原因导致学生流失,通过调查去分析这一现象。二,阐述本研究的应用价值。从四个方面展开:第一,本研究有利于农村初中学校布局的合理规划。农村初中学校的布局调整需要综合考虑多方面的因素,本研究对于学校的布局提供合理化的参考建议。第二,本研究有利于教育管理部门更好地协调教育资源。城乡间教育资源分布不均衡一直是教育公平中急需解决的问题,本研究的结果能够使教育管理部门更加清楚地意识到城乡教育资源的不均衡带来的弊端,从而更加重视农村基础教育,缩小城乡间教育的差距。第三,本研究有利于提高农村初中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学生的流失影响到教育教学水平的提高,因此本研究从学校角度出发努力提升自身的教育教学水平。第四,本研究有利于提升农村初中学校的管理水平。学校学生的大量流失与学校自身的管理有一定的关系,本研究能够使学校反思自身管理是否合理,从而更好地提升管理水平。第二部分是现状调查。本研究以莱阳市大夼中心初级学校、山前店中心初级学校、高格庄中心初级学校、羊郡中心初级学校、吕格庄中心初级学校、柏林庄中心初级学校为研究对象,对六个样本镇的初中的三届学生的流失现状进行调查,找出学生流失的特点,利用图表呈现出来。第三部分是流失原因分析。分别从学校软硬件方面;家庭经济情况、家长观念及进城务工;社会三个维度进行阐述。第四部分是基本策略。针对学生流失原因的剖析,提出六条有效的控失策略,分别是加大农村教育投入力度,努力提高办学水平;优化农村师资队伍,提高师资力量;加大教育法的宣传力度,增强教育观念;加强农村职业教育;加强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教育;更新教育观念,深化教育改革。最后是结语。造成学生流失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也是复杂的,它们互相作用。解决学生流失问题的措施不是单方面的,需要人民的关注和支持,整个社会多部门的协调和社会各界的支持。这样才能使我们的教育更加和谐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