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观察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infarction,AMI)合并泵衰竭患者不同时机运用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ntra-aortic ballonpump,IABP)治疗对其血流动力学、肾功能以及预后的影响,探讨在急性心肌梗死合并泵衰竭患者应用IABP治疗的最佳时机,为临床上救治急性心肌梗死合并泵衰竭患者提供科学的依据。 方法:从2014年12月-2017年1月就诊于湖南省人民医院心内科患者中选取符合AMI合并泵衰竭的诊断标准及本研究纳入与排除标准的患者,所有患者均行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根据置入IABP的时机分为两组:即刻组为确诊AMI合并泵衰竭后立即行IABP治疗,延迟组为急诊PCI术后患者经积极药物治疗,血流动力学仍不稳定,收缩压低于90mmHg,再行IABP置入术。对比即刻组和延迟组两组患者入院时、入院后7d的血流动力学情况(如平均动脉压、心率及尿量)。以肌酐(creatinine,Cr)、胱抑素C(cystatin C,Cys-C)、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neutrophil gelatinase-associated lipid,NGAL)、肾损伤因子-1(kidney injury molecule-1,KIM-1)作为肾功能评价指标,检测两组患者入院时及入院后2h、6h、12h、24h、48h血清SCr、Cys-C、NGAL及尿KIM-1水平,分别比较两组肾功能指标的峰值。比较即刻组和延迟组两组患者儿茶酚胺类药物、利尿剂的使用情况、住院时间、急性肾损伤(acute kidney injury,AKI)的发生率以及两组患者90天生存率等。 结果:⑴即刻组(n=34)与延迟组(n=32)入院后7d平均动脉压、心率、尿量分别为(87.5±14.5mmHg,77.4±12.8mmHg)、(82.3±17.2bpm,92.9±16.2bpm)、(52.8±8.4ml/h,41.9±7.2ml/h),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⑵即刻组(n=34)与延迟组(n=32)入院后血清Cr峰值、血清Cys-C峰值、血清NGAL峰值、尿KIM-1峰值分别为(111.6±28.1umol/L,129.6±29.8umol/L)、(1.31±0.32mg/L,2.48±0.42mg/L)、(143.3±23.1ng/ml,181.4±30.2ng/ml)、(54.56±6.18ng/L,63.61±10.39ng/L),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⑶即刻组(n=34)与延迟组(n=32)入院后儿茶酚胺药物使用时间、利尿剂的使用时间、住院时间分别为(3.3±0.5d,6.1±1.4d)、(4.6±0.7d,8.3±1.9d)、(13.7±4.1d,16.6±5.4d),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即刻组与延迟组住院期间内AKI的发生率、随访90天生存率分别为(11.8%,34.4%)、(79.4%,56.3%),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①早期置入IABP有助于稳定急性心肌梗死合并泵衰竭患者的血流动力状态。②早期置入IABP能降低急性心肌梗死合并泵衰竭患者血清SCr、Cys-C、NGAL及尿KIM-1的水平,有效减轻肾脏的受损。③确诊急性心肌梗死合并泵衰竭后立即应用IABP能减少儿茶酚胺类药物的使用,降低急性肾损伤的发生率,提高了患者近期生存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