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什么”可以与名词性成分、动词性成分和形容词性成分以及各种形式的引语,按一定方式组合成含“什么”的否定表达结构。依据“什么”所在的位置,这些结构可以分为三种类型:“什么X”(包括“什么NP”、“什么VP”和“什么AP”)、“X什么”(包括“VP什么”和“AP什么”)以及“X什么Y”(包括“X1什么Y1”、“X2什么Y2”和“X3什么Y3”,其中X1Y1代表名词性成分,X2Y2代表动词性成分,X3Y3代表形容词性成分)。这些结构表否定时的语义主要有四种,即“别……”、“没必要……”,“不是(没有)……”,“算不上……”或者“不要提……”。“什么X”都可以用来说明“X”不具备或没有达到其应该具有的某种性质或者否定某一说法的适切性,且这里的“X”都具有指称性。“X什么”都可以用于否定别人已经实现的行为动作或已经表现出来的情状,且这里的“X”都具有陈述性。其中“X什么Y”内部的三小类语义差异较明显,“X1什么Y1”否定的是“X1Y1”的真值,“X2什么Y2”否定的是“X2Y2”指代动作行为的必要性或价值,“X3什么Y3”可以否定“X3Y3”指代的某种已表现出来或正在出现的情状,也可以否定“X3Y3”这一形容词的程度。三种格式的共同点在于格式本身具有回指上文的功能。另外,含“什么”的否定表达由于组成成分和组合方式不同,否定程度也有强弱之分。“什么”否定表达有三种语义类型,即祈使义、评价义和陈述义。这些语义类型某种程度上具有兼容性,即某种格式可能会呈现两种语义类型。另外,该否定表达对言伴语境和言内语境要求较高,一般是在非正式场合出现,多是上级对下级或长辈对晚辈使用,可以表现或临时构建一种权势关系,同时附带言者不满的情绪。此外这类表达多存在一个前提性认识,且上下文中多有否定释因句。“什么”表达否定并不是偶然现象,具有一定的理据性。在言语交际过程中,“什么”本身具有的[+疑问]、[+任意性]两个语义特征共同作用,形成该结构表否定的语义机制;另外,主观性因素是该结构表否定的语用动因。因此,含有“什么”的否定表达是语义和语用双重因素共同作用的产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