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农村分散生活污水处理的菜地淋滤系统研究

来源 :湖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tzm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农业面源污染成为农业环境突出问题之一。农村生活污水是农业面源污染重要方面,其排放量日益增加,造成农村环境污染日益加剧,如何实现农村生活污水有效治理已经成为一个热点话题。中国农村人口基数大,居住分散,农村生活污水排放相对分散、隐蔽,且治理率低,监管和治理难度相对较大。当前,各地农村掀起“厕所革命”,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成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主要方面,但是仍存在实用技术少、老百姓参与度低、缺乏运行管理机制等问题。针对上述特点,开发“无动力-经济高效-操作简单”的分散型生活污水净化模式是当前农村发展过程中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本研究通过筛选高效去除氮磷的基质和蔬菜品种及其优化组合模式,并从物质平衡角度探讨了基质-蔬菜组合模式对氮磷的净化机理,构建了高效、实用的生活污水基质-蔬菜淋滤系统,为治理农村分散生活污水提供了一个新模式。主要结果如下:
  1.陶粒、沸石和生物炭比表面积和微孔孔径较大,呈粗糙多孔结构,适合微生物生长,适用于脱氮除磷。Freundlich和Langmuir等温模型均能很好地拟合5种基质材料(菜园土、谷壳、陶粒、沸石和生物炭)对氨氮(NH4+-N)和总磷(TP)的吸附过程,NH4+-N吸附性能最好的为沸石,最大吸附量达2.00mg·g-1,TP吸附性能最好的为陶粒,最大吸附量达1.28mg·g-1。以陶粒、沸石2种基质与菜园土进一步进行组合,结果表明,F3(菜园土:陶粒:沸石=6∶2∶2)、F5(菜园土:陶粒:沸石=8∶2∶0)、F8(菜园土:陶粒:沸石=6∶3∶1)对氮、磷吸附效果最好,NH4+-N去除效果最好的为组合F8,经72h吸附后其NH4+-N浓度可下降42.91%~60.94%,TP去除效果最好的为组合F3,经72h吸附后其TP浓度下降87.08%~89.92%。
  2.供试9种蔬菜中水芹菜和空心菜生物量大,株高长,去污耐污能力最强,不同处理下生物量分别在2.88g·株-1和1.97g·株-1以上。株高分别为47.0~66.7cm和30.7~72.3cm,且在不同污染负荷下呈现较大的根长和根表面积,TTC还原量高,分别达14.35~18.20μg·(g·h)-1和3.87~19.81μg·(g·h)-1。在T0和T1处理下,植株氮、磷周年累积量最大的是水芹菜,在T2、T3处理下,植株氮周年累积量最大的是空心菜,植株磷周年累积量最大的是水芹菜。
  3.通过连续监测,发现菜地淋滤系统可以显著去除农村分散污水中COD、NH4+-N、TN、TP等污染物。尤其系统Ⅱ(空心菜+菜园土6:陶粒2:沸石2)和系统Ⅳ(水芹菜+菜园土6+陶粒3沸石1)的污染物净化效果较其他系统更明显。6个系统的化学需氧量(COD )、NH4+-N、总氮(TN )和TP的去除率分别达28.83%~60.21%、59.34%~75.09%、49.85%~61.85%和53.95%~70.55%,经67d的运行后,6种菜地淋滤系统的出水水样pH值均在8.0以上,呈弱碱性。TP和NH4+-N出水水质达《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水污染物排放标准》(DB43/1665-2019)二类标准[NH4+-N(以N计)≤30mg·L-1,TP(以P计)≤3mg·L-1]。
  4.菜地淋滤系统中输入氮平均为438.95~554.47mg·m-2·d-1,输入磷平均为40.20~51.59mg·m-2·d-1。6种菜地淋滤系统蔬菜全氮累计量为163.51~474.92mg,全磷累计量为9.46~96.70mg,基质的氮、磷累积量范围分别是646.55~724.36mg和38.86~93.27mg·g-1。在本试验6种菜地淋滤系统中除氮的主要路径基本一致,均为基质蓄积作用,占除氮途径的41.40%~48.61%。基质蓄积仍是主要的除磷途径,占26.03%~70.75%,植物吸收和微生物磷等形式的磷也是主要除磷途径,分别占6.60%~64.78%和1.40%~27.45%。
其他文献
摘要:地下水是水资源组成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工农业生产都需要地下水。地下水环境在发展的过程中非常容易受到地形、地貌以及岩石结构等自然因素的影响。从整体上来看,我国的地下水资源分布状况极不均衡,再加上局部环境问题严重,导致很多地区地下水质量较差。因此,在开展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工作过程中,要从整体上对我国地下水环境的现状进行把握,在此基础上制定科学有效的计划和策略。  关键词:地下水环
期刊
青霉素等天然抗生素的发现带来了抗生素发展的黄金时代,但是由于抗生素的滥用和误用,许多细菌通过基因突变以及水平基因转移获得了多重抗生素耐药性。多重耐药性细菌引起的感染病例正在逐步增加,并且已经成为具有挑战性的全球医疗保健问题。天然来源的抗菌化合物发现速度无法满足目前对新抗生素的需求。因此,我们需要寻找有效策略来应对这一紧迫问题,其中开发新的抗菌药物是有效策略之一。
  阳离子抗菌聚合物具有广谱抗菌、快速杀菌、不易诱导细菌产生耐药性的优点,具有成为良好的抗菌化合物的潜力。阳离子抗菌聚合物的抗菌机理是利用
由于贵金属合金纳米线拥有的特殊结构和组分,对电催化性能有所提升,故本文通过使用精细碲纳米线作为牺牲模板置换反应制备出了以铂铑和铂钯铑合金为主要成分的合金多孔纳米线,采用SEM,TEM,XRD,EDX等手段对于合成出来的材料的结构、形貌和成分进行表征。对于贵金属合金多孔一维材料合成机理进行了研究,并且也对结构和成分不同的一维贵金属的纳米线对乙醇和乙二醇催化活性进行了对比研究,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合成出了三种组分不同的铂铑合金多孔纳米线,通过TEM,XRD,EDX确认其组分为铂,铑,利
摘要:透平式压缩机运行稳定、运转周期长,而且随着科技发展其压力等级日益提高,有逐步取代往复式压缩机的势头。但往复式压缩机凭着其技术成熟、适应性强的优势,目前依然活跃在石油化工行业,我公司就有三台往复式压缩机,其中两台二氧化碳压缩机在试车过程中,发现其一段活塞杆垂直跳动偏大,通过排查,找出了跳动大的原因,而且对后期运行维护以及易损件管理有很好指导意义。  关键词:活塞杆垂直跳动;支承环;活塞杆下沉;
期刊
摘要:在食品工业、化工工业中涉及到大量的液态物料的定量测量工作,本文主要以液态物料动态称重的相关专利申请为研究对象,对其全球专利申请进行了统计和分析,包括申请量趋势、国别分布、申请人分布、专利应用领域分布,以期对相关企业在专利布局上有一定的启发。  关键词:液态;称重;专利;分布  1、前言  在食品工业、化工工业中涉及到大量的液态物料的定量测量工作[1]-[2],对其专利申请进行分析对其产业布局
期刊
肿瘤中部分关键基因的表达水平与正常组织相比存在显著性差异,这是肿瘤发生与发展过程中重要的生物学现象,这些异常表达的基因可作为肿瘤的生物标志物用于其早期诊断。生物传感技术因具有高灵敏度、高特异性、廉价高效、操作简单及可在复杂体系中稳定检测等特点而在肿瘤标志物分子检测方面被寄予厚望。近年来,纳米材料与核酸探针的发展与联合应用为生物传感技术发展注入了新鲜活力,且在mRNA/microRNA等肿瘤标志物分析领域广泛应用,这为肿瘤早期基因水平上的诊断提供了新思路和新尝试。本论文基于还原型氧化石墨烯(rGO)纳米材料
乳腺癌是危及人类生命健康的癌症之一,每年全球死于乳腺癌的人数超过100万。肿瘤由不同的细胞亚群组成,其含有很少量肿瘤干细胞,是肿瘤转移和复发的根源,而肿瘤干细胞的异质性是肿瘤细胞异质性的重要因素。因此研究同一肿瘤中不同细胞亚群特别是肿瘤干细胞亚群,对探究乳腺癌干细胞的分子机制及对发现新的治疗靶点均具有重要的意义。且研究表明FOXM1不仅参与癌细胞周期调控及癌细胞侵袭转移等,还在癌干细胞的发展过程中起重要的作用。
  本文主要研究多肽药物M1-138对乳腺癌MDA-MB-231中FOXM1高表达细胞亚
表观遗传学是研究基因表达的可遗传变化,这种变化不伴随DNA序列的变化。表观遗传涉及到很多的生物学过程,主要包括非编码RNA,组蛋白修饰和DNA甲基化等,它们之间相互作用共同调控基因的表达。这些过程的破坏会导致基因功能的改变和恶性细胞的转化,进而导致癌症的发生。对表观遗传修饰的改变及癌症发生和发展的影响进行更深入的了解,有助于设计更好的治疗策略,进行癌症的治疗和药物的开发。本文通过原子力显微镜(AFM)成像,在从单分子水平上成功展现了甲基结合蛋白(MBD2)对DNA甲基化位点的识别和结合,并进一步研究了DN
病毒病目前已经发展成危害茄科蔬菜生产的第一大病害,严重危害其品质和产量,生产上缺乏有效防治药剂。香草硫缩病醚(Xiangcaoliusuobingmi,以下简称XCLSBM)是贵州大学宋宝安院士团队研发的一种具有抗病毒活性的新型化合物,前人研究表明其能提高辣椒防御酶活性,激活辣椒ABA信号通路。但目前关于XCLSBM在植物中的内吸传导特性和残留消解动态缺乏研究,对其防治植物病毒病的机理也不清楚。本
中东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Middle East respiratory syndrome coronavirus , MERS-CoV)是中东呼吸系统综合征病原,2012年起源于中东。MERS-CoV是一种典型的动物源性病毒,直接动物来源是骆驼。冠状病毒作为已知基因组最大的RNA病毒,其变异频率高,前期研究结果显示不同物种、时期、地点分离的MERS-CoV基因组序列存在差异;推测MERS-CoV在骆驼向人及人与人之间传播时,存在正向选择的重要变异位点。而对突变位点的功能研究显示,2015年韩国流行的毒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