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目前青年脑梗塞发病率逐渐上升,本研究探讨青年脑梗塞的常见危险因素及病因,并比较不同年龄段青年脑梗塞患者常见危险因素及常见病因的不同。更为详尽的指导青年脑梗塞的防治。 方法: 选取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于我院神经内科病房住院治疗的14-45岁的青年脑梗塞患者187例,收集相关临床资料,寻找青年脑梗塞患者发病的常见危险因素,并依据TOAST病因分型进行病因分析,探讨青年脑梗塞常见危险因素及病因。并根据患者年龄将其分为14-35岁组及36-45岁组,比较其危险因素及病因的不同,探讨不同年龄段青年脑梗塞患者之间的可能存在的危险因素及病因的不同。 结果: 187例患者中,男性146例,女性41例,男女比例3.56∶1;平均年龄36.4±7.12。其中14-35患者68例,男女比例2.4∶1,平均年龄28.5±5.48。36-45岁患者119例,男女比例4.67∶1,平均年龄40.87±2.46。不同年龄脑梗塞患者性别比例行统计学分析无统计学意义。危险因素按其出现频率高低依次为高血压病(47.59%)、吸烟(47.06%)、血脂异常(41.71%)、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32.26%)、酗酒(21.39%)、糖尿病(18.18%)、高纤维蛋白原血症(17.65%)、脑卒中家族史(16.04%)、心脏病(6.42%)、甲亢(5.88%)、抗心磷脂抗体阳性(5.77%)、妊娠(1.07%)、服用雌激素及毒品(1.08%)。根据TOAST病因分型,大动脉粥样硬化性卒中55例(28.34%),腔隙性脑梗塞28例(14.97%),心源性脑栓塞8例(4.28%),其他原因型24例(12.83%),原因不明的缺血型卒中74例(39.58%)。 14-35岁青年脑梗塞患者的前五位危险因素为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35.42%)、吸烟(33.82%)、高血压病(32.35%)、高纤维蛋白原血症(25%)、血脂异常(19.12%)等;TOAST分型按比例大小依次为原因不明的缺血型卒中31例(45.59%)、其他原因型17例(25%)、大动脉粥样硬化性卒中15例(22.06%)、腔隙性脑梗塞3例(4.41%)、心源性脑栓塞2例(2.94%); 36-45岁青年脑梗塞患者的前五位危险因素为高血压病(56.30%)、血脂异常(54.62%)、吸烟(54.62%)、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28.89%)、酗酒(25.21%);TOAST分型按比例大小依次为原因不明型43例(36.14%)、大动脉粥样硬化性卒中38例(31.93%)、腔隙性脑梗塞25例(21.01%)、其他原因型7例(5.88%)、心源性脑栓塞6例(5.04%)。 结论: 1、不同年龄段青年脑梗塞患者的常见危险因素及病因分型不同; 2、35岁及35岁以下青年脑梗塞患者常见危险因素以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吸烟、高血压病、高纤维蛋白原血症为主;主要病因分型为SUE及SOE; 3、36岁至45岁青年脑梗塞患者常见危险因素以高血压病、血脂异常、吸烟、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为主;主要病因为SUE及LA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