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拱隧道浅埋段边坡与围岩相互作用机理及稳定性研究——以汤屯高速公路富溪隧道为例

来源 :成都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qwd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双连拱隧道是一种新的隧道形式,其在协调平面线型、选择洞口位置等方面具有较大的自由度,且对地形适应性强,近年来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然而,双连拱隧道整体跨度大、结构复杂、施工工序繁琐,在地形偏压、地质条件复杂的情况下修建双连拱隧道难度较高,尤其在洞口段容易出现衬砌开裂、边坡变形等一系列工程问题。本文结合富溪隧道进口段工程项目,采用地质条件研究与数值模拟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手段,对复杂地质条件下偏压双连拱隧道在施工过程中应力应变变化过程进行了全面系统的研究,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隧道围岩-边坡体系变形破坏模式和稳定性。其外,合理开挖顺序作为偏压双连拱隧道设计施工的关键技术问题,文中对此做了专门研究。研究内容和取得的主要成果如下: (1)通过调查边坡结构面发育情况,较全面的研究了隧道进口段岩体结构特征,其中包括结构面工程地质特性、空间展布特征、交切关系。结果表明,F<,5>断层是影响富溪隧道进口段围岩、边坡稳定性的控制性结构面,进口段因处于F<,5>断层影响带内,岩体质量较差,呈碎裂结构,地基承载力较低。 (2)根据隧道、边坡变形破坏现象,结合边坡岩体结构特征,进行变形破坏的机制和模式分析。结果表明,隧道变形受地基承载力较低和地形偏压影响,表现不均匀沉降变形和侧向变形;边坡变形受隧道围岩变形诱导,表现为蠕滑-拉裂变形破坏模式。 (3)运用FLAC3D程序对隧道进口段的施工全过程进行三维弹塑性数值模拟分析,得到了复杂地质条件下偏压连拱隧道施工时衬砌、围岩、边坡应力重分布过程和变形过程,从而对隧道和边坡变形机理、规律及变形模式建立较为系统的理性认识,在此基础上,对隧道围岩一边坡体系稳定性作出综合评价。 (4)结合边坡岩体结构特征和变形破坏模式,研究得出隧道围岩变形是诱导边坡变形的关键因素,变形治理以控制进口段隧道拱顶的变形为主,应及时施做二次衬砌、仰拱,并延长明洞、回填反压。 (5)运用FLAC3D程序对偏压连拱隧道导洞、主洞不同开挖顺序进行比较分析,综合得出,先开挖左侧导洞的导洞开挖顺序和先开挖右侧主洞的主洞开挖顺序是合理的。以上研究对提高碎裂岩体偏压双连拱隧道建设的技术水平有较大推动作用,类似工程修建有较好的指导意义。
其他文献
马水河大桥是宜(昌)—万(州)线铁路的重点工程,研究马水河大桥岸坡的稳定性,是工程建设实践的迫切要求。本文建立三维的桥基岸坡模型,对可视为均质材料的岩体岸坡,荷载作用下岩体
随着空间科学技术的发展,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Interferometric Synthetic Aperture Radar,InSAR)得到了发展和应用。特别是近年来进一步发展起来的差分雷达干涉测量(Differen
本文对煤矿区的煤层进行了三维建模与可视化研究,重点讨论的内容有:建立煤层三维模型所需要的二维数据信息的获取及存储管理方法;对三种数据模型(面模型、体模型和混合模型)的优
构建新疆农产品冷链物流能力评价体系,利用新疆统计年鉴等获取相关数据,采用因子分析法,对新疆农产品冷链物流能力进行了评价与分析,得出新疆的农产品物流能力在2001~2017年间
本论文以毕节-织金铁路的地质灾害为研究对象,采用基于层次分析法的综合指数评价法对铁路沿线各灾害工点进行危险性评价研究,采用模糊综合评判法对沿线地质灾害进行危险性分
板桥道情rn到兴化的那天,天气预报忽然变得有些惊世骇俗,十分粗暴地要将第二天飙升起来的三十二摄氏度,变成第三天断崖式下降的十一摄氏度.一觉醒来,户外的温度果然够呛,全身
期刊
玄武之怒rn玄武这人是很有意思的:他身上披着肉做的甲胄,手里仿佛一直握着一把关云长传下的大刀,他的坐骑就是愤怒,一匹无形的、随时都有可能出离的枣红马.有人说,他不是在愤
期刊
人体动力外骨骼是涉及机械设计制造、机电一体化、驱动、传感器、自动化控制、人工智能、人机工程学等多学科的综合技术。本课题针对日益加重的人口老龄化问题,采用动力外骨
边坡的大变形,乃至失稳通常是由边坡受到的外部环境和边坡本身的结构控制作用联合作用于而导致的。不同的边坡,相同外界环境的作用效果或者说影响效果是不同的,也就是说,外界环境
左右前轮罩板属于典型的覆盖件,与一般冲压件相比,具有形状复杂(多为空间曲面)、轮廓尺寸大、材料薄、表面质量要求高等特点。汽车覆盖件的质量对整车的性能及外形美观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