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资源互补的企业信息化投资决策研究

来源 :西南财经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aaaeeettj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以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为中心的信息技术是当今科学技术中影响最大的技术。随着信息技术在企业中应用的发展,信息化投资逐渐成为企业投资的重要部分。数额庞大的信息化投资支出,人们自然会对其带来的回报寄予重望。但由于信息技术作用于生产力与企业绩效的方式较以往任何的技术都特殊,因此,对于日益增长的信息化投资是否带来了应有的回报,研究人员展开了激烈的讨论。在经历重重“悖论”与“悖论消失”的讨论之后,人们终于得出“IT生产率悖论”不存在的结论,从而结束了有关信息化投资是否会带来企业绩效的争论。但对于信息化投资回报实现的机制仍然存在争议。而在理论界对信息化投资如何形成回报进行研究的同时,企业不再消极地“等待”信息化投资回报的到来,而是积极地“实现”IT回报。而“实现”信息化投资回报的首要条件,即是选择合适的项目进行投资,也即对信息化投资进行资本投资决策分析。然而现有的理论与实务界提出的种种以财务或非财务为基础的信息化投资决策理论与方法难以适应现实世界中信息化投资的决策,企业的信息化投资失败率高居不下。决定信息化投资项目投资的可行性,投资额以及如何采取切实有效的行动去提高信息化投资的收益仍然是企业管理中的难题。现有的信息化投资模型与方法的众多与思路发散,恰好说明人们对于信息化投资向企业绩效转化机制的认识不足,在信息化投资如何为企业带来回报的路径都不明了的情况下,要寻求选择收益最大的信息化投资项目自然十分困难。本文的研究目标是对信息化投资回报机制进行探索,并使之成为指导信息化投资决策的理论基础,在此基础之上建立具有实践指导意义的信息化投资决策框架、模型与方法。本文的研究思路为,首先依照信息化投资回报形成机制和信息化投资决策理论与方法这两条平行的研究主线对以往研究文献进行梳理,概括出绩效转化机制的发展脉络,并对各种信息化投资决策模型与方法的优缺点进行评述。其次,在现有的信息化投资回报形成的过程论与资源论的观点之上,提出信息化投资回报两阶段模型。在该模型的基础上,提出内生IT资源受到外生IT资源与企业现有资源互补程度影响的观点,并对其进行了实证分析。在信息化投资回报模型以及资源互补度与内生IT资源关系的启示下,提出基于资源互补的信息化投资决策框架,并对其具体方法进行探索。最后,采用了一个实际案例来对信息化投资框架与方法进行相应的验证。论文共分为七个部分,各部分的主要内容与观点如下:第一部分为文献综述与理论基础。本部分旨在通过对于信息化投资回报形成机制和信息化投资决策理论与方法的现有文献的梳理,理清本文与现有研究成果之间的理论顺承与理论拓展关系。通过对于信息化投资回报形成的各种观点,特别是过程论与资源论的评述,为第二部分基于资源互补的信息化投资回报机制的形成提供理论基础。而对各种信息化投资理论与方法评述,为第四部分的基于资源互补的信息化投资决策框架的提出形成一定的启发与引导。第二部分为信息化投资回报的概念模型。本部分从信息论的角度分析信息技术对于企业的直接与间接作用,在融合信息化投资回报的过程论与资源论两大观点的基础上,提出一个信息化投资回报的两阶段转化模型。该模型指出信息化投资回报的形成是由两个阶段组成,一是信息化投资向内生IT资源的转化阶段,一是投资回报的获取阶段。在转化阶段,文章认为将IT资源按其来源可以区分为外生IT资源与内生IT资源,并根据优势资源的特征条件认为只有内生IT资源才能为企业带来持续竞争优势。内生IT资源是信息化投资形成的外生IT资源与企业现有资源互补互生形成的。由于内生IT资源不仅取决于外生IT资源,而且取决于企业现有资源状况,因此,这样就可以解释为何不同的企业进行同样的信息化投资会有着差异巨大的回报。在获取阶段,内生IT资源作用于企业的特殊性决定它也不能直接为企业带来收益。它是通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支持从而间接获得竞争优势。在这里我们借助经济租金与竞争优势的关系,提出IT租金的概念,即信息技术给企业带来的竞争优势,具体是指内生IT资源的超额边际收益。利用经济租金这一视角,我们论证了内生IT资源满足租金形成的四大条件,进一步证明内生IT资源是企业的优势资源。接着,我们分别论述了内生IT资源对企业核心竞争力三个维度(市场进入的能力、产品相关的能力、功能相关的能力)的支持,从而产生IT垄断租、IT资源租和IT创新租,而这三种IT租金共同形成了信息化投资收益。第三部分为资源互补度与内生IT资源的关系及其实证研究。从内生IT资源与IT租金的形成过程分析中,我们可以发现,内生IT资源之所以具备优势资源的条件,其原因在于它“继承”了企业现有资源的“基因”。因此内生IT资源的质量取决于两个条件,一是企业现有资源的禀赋,也就是企业的非IT的人力资源、无形资源和现有的内生IT资源所具备的有价值性、稀缺性、难以模仿性和难以替代性。二是外生IT资源与企业现有资源的互补程度。然而,当企业决定实施某项信息化投资项目时,它自身的资源条件是无法选择的。因此,站在企业的角度,如果要寻求信息化投资回报的最大化,它应该选择与企业现有资源的互补程度最大的外生IT资源,这样才能最大程度减低转化过程中的风险。基于以上的分析,我们提出了假设:企业现有资源与外生IT资源的互补程度与内生IT资源质量密切相关。并针对该假设,设计了相关衡量项目并进行问卷调查,并对相关数据进行了实证检验,得出内生IT资源受外生IT资源与企业相关资源互补程度显著影响的结论。第四部分为基于资源互补的企业信息化投资决策框架的建立。企业对信息化进行投资的过程实际上是建立内生IT资源的过程。因此,内生IT资源实际是信息化投资的中间目标(终极目标是获取IT租金)。文章对内生IT资源的属性进行分析,认为它是具有一定外部性的非交易的、产生与应用于企业内部的私人产品资源,这类资源的决策方法适用于战略与财务相结合的决策方法,这一发现为信息化投资决策基本方法的选择奠定了基础。内生IT资源是外生IT资源与企业现有资源互补而生的产物,这一认识要求信息化投资决策中将外生IT资源与现有资源的互补程度考虑在内。而内生IT资源也受到外生IT资源与企业现有内生IT资源互补程度的影响,揭示出信息化投资项目具备期权的相关属性,现有的信息化项目不仅包含当前可以获得的价值,而且还包含为将来企业的外生IT资源提供互补形成将来内生IT资源的价值,也就是它还包含有未来投资机会的价值,而目前的资本投资决策方法中只有实物期权法可以反映这部分价值。这决定了信息化投资决策的基本方法为基于资源互补的实物期权方法。文章在确定信息化投资决策基本方法的基础上进一步建立了如何进行信息化投资决策的框架。第五部分在基于资源互补的信息化投资决策框架指导下,讨论了如何完成信息化投资决策的具体方法,即完成决策框架上三个阶段中每一项活动的手段和步骤。在第一阶段信息化投资项目分析中,企业根据自身核心竞争力的重点提出信息化投资项目并对其间的关联性进行分析。第二阶段是对信息化投资项目进行评估,这一评估主要包括对信息化投资项目的资源互补度和对信息化投资项目实物期权价值的评估。由于资源互补度是定性的变量,难以用财务方法去加以衡量,文章采用网络分析法与资源互补度指标相结合来对企业待选的信息化项目与企业现有资源互补情况做出评测。实物期权的评估的难点在于相关参数的估测,如现金流的估测等。文章通过信息化投资决策中的IT租金的财务性质分析认定项目带来的IT租金实质上就是信息化投资项目净现金流量,这一发现为信息化投资项目评估的难点现金流的估测带来新的思路,内生IT资源通过对核心竞争力的支持获得IT租金,那么在决策中可以利用信息化项目对核心竞争力的提升来倒推现金流。量化的评估为最终的项目决策提供依据。第三阶段是对信息化投资项目进行选择,本文认为,信息化投资决策的决策准则包含战略决策基础:资源互补度与财务决策基础:期权价值最大化。因此在对项目进行评估后,建立了多目标规划模型来进行具体项目的选择与组合。第六部分通过具体案例来验证基于资源互补的信息化投资决策框架、方法的有效性。为了验证前文提出的信息化投资决策的框架与具体方法,需要在实践中运用它们,文章选择一个纺织公司的信息化项目投资决策作为案例背景,系统地阐述决策框架、模型及方法的运用过程。第七部分阐述和总结本文主要的研究结论、理论贡献以及对管理者的启示;同时指出了本研究可能存在的局限与不足,并提出了需要进一步研究的方向。本文以信息化投资回报机制为出发点,提出信息化投资决策框架、方法及决策模型,试图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创新并做出相应的理论贡献:(1)对企业信息化投资回报机制形成了新的理论探讨。创造性地提出了内生IT资源与IT租金的概念,并以内生IT资源为核心,提出了信息化投资回报两阶段转化模型,科学地解释了企业间信息化投资回报差异产生的原因。文章在信息化投资回报形成机制的研究上,将现有的资源论与过程论结合,提出信息化投资回报形成的两阶段转化模型,认为信息化投资回报是由信息化投资向内生IT资源转化阶段与内生IT资源运用以获取回报的获取阶段组成的。在转化阶段,首次提出将IT资源按其来源区分为外生IT资源与内生IT资源,并通过分析内生IT资源的形成机理、分类与特征,从多个角度论证只有内生IT资源因继承企业现有资源的价值性、稀缺性、难以复制与难以模仿性,成为优势资源来源之一,从而有力地解释为何不同的企业进行同样的信息化投资会有着差异巨大的回报。在获取阶段,创造性提出IT租金的概念,利用IT租金这一视角,论证了内生IT资源满足租金形成的四大条件,从而进一步证明内生IT资源是企业的优势资源。并对内生IT资源对企业核心竞争力三个维度(市场进入的能力、产品相关的能力、功能相关的能力)的支持,从而产生IT垄断租、IT资源租和IT创新租进行论证,认为这三种IT租金共同形成了信息化投资收益。(2)对影响内生IT资源质量的条件进行了理论探讨,并在此基础上首次提出企业外生IT资源与企业现有资源的互补程度,对内生IT资源有着决定作用。文章据此提出假设并加以实证分析。文章在信息化投资回报两阶段模型基础上,进一步提出内生IT资源的质量取决于两个条件,一是企业现有资源的禀赋。二是外生IT资源与企业现有资源的互补程度。由于企业无法选择其自身条件,企业现有资源能否对外生IT资源形成互补是决定内生IT资源的重要因素。文章对此提出假设并加以了验证。(3)对内生IT资源的资源属性进行了深入地分析,并依据内生IT资源的属性明确提出信息化投资决策应采用的战略与财务决策基础,从而为信息化投资决策框架构建与方法选择提供了理论依据。文章认为企业对信息化进行投资的过程实际上是建立内生IT资源的过程。因此,内生IT资源实际是信息化投资的中间目标(终极目标是获取IT租金)。文章对内生IT资源的属性进行分析,认为它是具有一定外部性的非交易性、产生与应用于企业内部的私人产品资源,这类资源的决策方法适用于战略与财务相结合的决策方法,这一发现为信息化投资决策基本方法的选择奠定了基础。(4)在内生IT资源受到外生IT资源与企业现有资源互补程度的影响这一观点的基础上,探索性地提出基于资源互补的信息化投资决策框架,具有重要实践应用价值。由于内生IT资源受到外生IT资源与企业现有非IT资源互补程度的显著影响,这决定了企业在信息化投资决策中应该考虑欲投资信息化项目与企业现有资源互补程度。内生IT资源同时也受到外生IT资源与企业原有内生IT资源互补程度的显著影响决定企业在信息化投资决策中采用可以反映未来项目价值的实物期权法作为决策的基本方法。(5)创造性地采用网络分析法与资源互补度指标相结合的方法来对信息化投资项目与企业现有资源的互补程度做出评估,并将其作为信息化投资决策准则之一,这一观点是对现代财务投资理论的发展。对信息化投资项目进行评估主要包括对信息化投资项目的资源互补度和对信息化投资项目实物期权价值的评估。由于资源互补度是定性的变量,难以用财务方法去加衡量,文章首次采用网络分析法与资源互补度指标相结合来对欲投资信息化项目与企业资源互补情况做出估测。实物期权的评估的难点在于相关参数的估测,如现金流的估测等。文章通过信息化投资决策中的IT租金的财务性质分析认定项目带来的IT租金实质上就是信息化投资项目净现金流量,这一发现为信息化投资项目评估的难点现金流的估测带来新的思路,内生IT资源通过对核心竞争力的支持获得IT租金,那么在决策中可以利用信息化项目对核心竞争力的提升来倒推现金流。从而获得信息化投资项目评估的各类参数,为最终决策提供依据。为了简化问题的研究,使研究问题更加明确,在企业信息化投资回报形成与信息化投资决策的研究中我们都只关注于企业内部情况,没有对企业所处的外部环境进行考虑。但在实际情况中,企业的信息化投资回报形成是受到企业它所处的环境、合作企业乃至国家环境的巨大影响。‘研究环境因素对回报形成的调节作用以及对于投资决策的影响将会得到更加丰富的研究结论。因此,未来的研究可以从以下方面展开:(1)进一步考虑企业外部环境对于企业信息化投资回报形成以及对于信息化投资决策的影响情况;(2)进一步选择不同类型的企业来对本文结论进行验证。
其他文献
乙型肝炎分子流行病是一种具有较强传播性,并且危害性极大的传染病之一。在近几年,国内外流行病学的专家经过不懈努力,使我国乙型肝炎分析流行病学得到了长足发展,取得了新的成果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序贯疗法治疗痰湿阻滞型多囊卵巢综合征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妇科门诊2016年8月~2017年5月期间就诊的60例痰湿阻滞型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对照
导出了用于描述鸟类和爬行类动物的卵曲线——卵的最大纵切面边缘线的函数方程,即卵方程:y2=kxm(c-x)n.其中k、m、c、n是生物学参数:k是卵生动物产道对卵形成时产生的壁压参数,取
研究了Winkler地基上圆板在横向载荷作用下的弯曲问题。基于经典板理论,考虑几何方程、物理方程及平衡方程,给出了位移为基本未知量的弹性地基圆板弯曲问题的控制微分方程。采
ue*M#’#dkB4##8#”专利申请号:00109“7公开号:1278062申请日:00.06.23公开日:00.12.27申请人地址:(100084川C京市海淀区清华园申请人:清华大学发明人:隋森芳文摘:本发明属于生物技
矛盾是辩证统一的,作为矛盾双方的档案信息资源和档案信息用户之间一直存在着辩证统一的关系,档案信息资源决定着档案用户的需求,反过来,档案用户需求影响着档案信息资源,在
【正】 高原地区心内膜活检是研究高山病的一个重要手段,作出一个佳良的心内膜活检制片可为诊断和科研提供良好准确的资料。 我院从1989年开展心导管术及心内膜活检新技术以
由于SAR影像存在强烈的相干斑点噪声,传统的方法分割方法存在缺陷。文章在SAR影像分割研究中引入模糊聚类分析,设计了基于核模糊c-均值聚类与阈值分割结合的SAR影像分割算法,对SAR影像实现分割实验,通过实验分割结果的分析,证明了算法的可靠性。
【正】 八水氢氧化钡用于制造高级润滑脂添加剂,和塑料热稳定剂的原料。本方法利用价格低廉的黑灰(BaS)和低品位软锰矿粉为原料,经过反应、过滤、冷却结晶等工艺过程生产八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