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学校体育是教育的重要构成,是国民体质不断提高的基础,是科学提高全民素质的战略重点。在影响学校体育教学的诸多因素中,场地器材是不可缺少的要素之一,任何体育教学、体育训练和相关科研离开物质条件都无法得到开展。2011年7月江苏省教育厅颁布了《江苏省中小学教育技术装备标准》(“十二五”版),有效改善了我省中小学校的办学条件,积极促进了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本人对徐州市农村初级中学体育器材设施进行了比较深入的调查研究,并从徐州农村初级中学体育器材设施的当前数量与质量现状入手,对徐州市农村初级中学体育器材设施的配备现状进行论述,希望本论文能有利于更加深入的了解徐州市农村中学校体育器材现状,有利于为徐州市体育器材的配备提供依据,更进一步促进基础教育的发展。本研究综合运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专家调查、实地考察、数理统计等多种方法,对于徐州市22所农村初级中学体育器材的现状进行调查,全面了解农村初级中学体育器材的拥有现状。对现状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得出以下结论:1、场地在数量上基本能达到标准要求,但材质较差,规格不标准,损毁较严重。2、徐州市农村初级中学体育器材配置的数量上整体离《标准》有较大差距;器材种类不齐全;部分器材利用率不高,常年在器材室闲置;固定类器材在数量上未达标,使用年限较久,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无学校配置选配器材。3、大多数学校未配备专职的体育器材管理人员,多数器材管理人员未接受器材维护方面的知识培训,较少学校能做到在较短时间内对器材全面检查报修。4、器材的更新的主要来源是依靠上级单位配发。器材更新周期长。5、体育经费投入少,体育费用在每年教育经费中占极其小的比例。部分学校表示无预算无专项资金。最后提出四点建议:1、积极转变校领导观念,使其重视学校体育课程2、设定体育经费占教育公费的固定比例。3、加强学校体育器材的日常管理: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全校师生思想认识;配备足额的器材管理人员,加强管理人员教育;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缩短检查周期。4、科学地配置体育器材:完善器材采购与交付的流程;因地制宜,区别配备,合理利用有限的体育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