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龄前儿童的典型瓶颈疏散运动特性研究

来源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ngsh196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学龄前儿童数量不断增加,研究学龄前儿童群体的疏散运动特性,对提高学龄前儿童疏散效率与安全水平具有重要意义。瓶颈作为行人通行设施中的典型结构,因其对行人流的约束已获得了广泛关注。然而,当前的瓶颈疏散研究忽略了学龄前儿童与成年人的疏散特性差异,研究学龄前儿童的瓶颈疏散特性能够为儿童活动场所的安全及应急预案设计提供支撑。本文通过开展可控实验,研究了学龄前儿童瓶颈疏散的疏散运动特性,量化了瓶颈宽度对儿童疏散效率的影响及成年人与学龄前儿童的瓶颈疏散特性差异;构建了学龄前儿童瓶颈疏散运动模型,应用模型研究了瓶颈宽度、行人数量对疏散特性的影响。本文开展了紧急情况下、高动机的学龄前儿童和成年人通过瓶颈疏散的可控实验。从微观冲突方面对学龄前儿童和成年人的疏散运动特性进行了分析,研究了行人速率的空间演化规律,将行人的疏散过程分为加速、减速、拥堵、再加速四个阶段;定义了疏散运动方向角,得到了行人的疏散运动方向角随着与目标点的距离减小而先平缓后骤增的变化规律;研究了密度的空间演化规律,观察到高动机的行人在瓶颈前的密度分布呈拱形形状,学龄前儿童的峰值密度区域位于瓶颈前0.30 m处。从宏观效率方面对学龄前儿童和成年人在瓶颈疏散中的运动特性进行对比研究:通过对启动时间、加速时间等特征时间的研究,发现行人的加速时间与运动速率符合S型函数分布,重复疏散实验对学龄前儿童的启动时间无明显影响等规律;定义了无量纲流量,排除了行人身体尺寸及运动动机对瓶颈流量的影响,较好地衡量了不同身体尺寸、不同运动动机的行人的瓶颈疏散流量。基于对学龄前儿童疏散实验数据的研究,构建了学龄前儿童瓶颈疏散智能体运动模型。模型通过考虑视野范围内其他行人及障碍物的位置来确定行人运动方向,并根据前向距离确定了行人的运动速率。采用交叉熵方法确定了模型参数,应用经验数据对模型可靠性进行验证,发现该模型能够较好地模拟学龄前儿童通过瓶颈疏散的轨迹、流量、密度和速率等疏散特性。应用本文提出的行人疏散模型对不同瓶颈宽度(0.60-2.00 m)、不同行人数量(20-100人)的行人疏散场景进行模拟,发现瓶颈流量与瓶颈宽度呈分段线性关系:当瓶颈宽度低于阈值宽度时,瓶颈宽度与瓶颈流量线性相关;当瓶颈宽度高于阈值宽度时,瓶颈宽度的增加对流量无明显影响。本文采用该模型对某幼儿园平面疏散进行模拟,对疏散门宽提出优化建议,以提高幼儿园疏散效率、降低拥挤程度。本文所获得的学龄前儿童瓶颈疏散数据可为学龄前儿童疏散安全研究提供实验数据支撑;学龄前儿童的疏散运动方向、密度分布等疏散特性研究可为儿童活动场所的应急预案设计提供帮助;构建的学龄前儿童疏散模型能够为评估不同瓶颈结构的疏散效率提供通用而有效的方法。
其他文献
在森林火灾和建筑火灾的可燃物中,生物质占有很大的比重。因而,生物质燃烧在火灾领域受到了广泛的关注。要从本质上认识、预测和预防燃烧,就需要对其化学反应机理展开详细的研究。在火灾蔓延过程中,未燃区受到加热,生物质发生热解。之后,热解释放的可燃气体发生氧化,当OH自由基的浓度积累到一定程度时,发生点火现象。生物质的热解和点火在燃烧过程中持续存在。生物质主要由半纤维素、纤维素和木质素三大组分组成。综纤维素
火旋风是一种典型的森林和城市极端火行为。它是由浮力火羽流与周围旋转流场耦合作用诱发的旋转扩散火焰。与普通浮力火焰相比,火旋风具有更大的燃烧速率,火焰高度,火焰温度和流动速度。此外,火旋风会诱发远距离飞火,造成火灾的非连续性蔓延。因此,火旋风是大尺度火灾形成的重要机制,也是火蔓延加速的关键原因。深刻揭示火旋风的燃烧动力学机制与规律,能够为发展森林和城市火灾防控技术提供科学依据。热释放速率(火源强度)
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二维材料家族种类众多、性质丰富,在未来微电子器件等领域具有巨大的应用前景。与传统三维材料相比,除了维度效应带来的各种新奇物性,二维材料的一个显著特点是其便于多层异质堆叠,层间通过较弱的范德华相互作用连接而不形成强的化学键。这不仅有利于将具有不同性质的二维材料相互堆叠组合成具有新的性质的异质结,同时还可以对二维多层体系通过施加垂直于二维面的应力、电场,或者通过层间滑移等方式改变层间相
在互联网和智能物联网时代下,各行各业在数字化与信息化进程中产生了海量数据,基于海量数据的深度学习模型和算法也在高速迭代发展,数据和模型本身已经初具价值并逐渐成为知识产权。为保护数据共享交易场景下的数据和模型的知识产权,研究人员在诸多方面做出了努力,数据和模型标记工作就是其中重要的基础之一。数据和模型标记是将数据和模型进行技术上的“标记”以抵抗数据共享交易中的对知识产权有威胁的部分不合规行为(复制、
量子纠缠作为量子网络的核心资源,能够用来实现量子安全通信,分布式量子计算和量子传感。得益于光子的高重构性和鲁棒性,其已被广泛应用于这些应用中。本文中,我们利用线性光学系统制备和操纵纠缠光子,对量子网络和量子传感的关键问题展开相关研究。第一章中,我们总览了当前量子网络及其关键技术的研究进展。第二章中,我们理论和实验研究了线性光学系统的几个关键方面,包括自发参量下转换过程中的相位匹配、对比度和收集效率
生物质能行业蓬勃发展的同时,其火灾安全问题也亟待解决。生物质作为典型的固体可燃材料,与其原料和成型燃料相关的火灾事故时有发生,危及社会安全的同时还会造成环境污染。生物质火灾的产生不仅与生物质的种类和形态有关,而且与其氧化热解和燃烧的特性及机理密切相关。对生物质氧化热解和燃烧行为和规律的研究,是预测生物质火灾发生和发展的基础,有助于深入理解生物质燃烧引发火灾的机制,有利于生物质着火和燃烧模型的开发,
随着信息技术和电子商务的发展,互联网已经成为国民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对国民的生活质量产生极大影响。然而,互联网上的海量信息在丰富人们的生活、满足国民日益增长的物质和精神需求的同时,也对用户个性化筛选信息、平台精准投放信息带来了巨大挑战。个性化推荐系统作为大数据时代缓解“信息过载”问题的有效工具,已经成为了支撑互联网智能、部署实现高端高效智能经济的关键技术之一。个性化推荐的核心之一是发掘用户意
生物质燃料的碳中和与可再生属性,可为实现“双碳”战略目标发挥积极作用。第二代含氧生物质燃料2-甲基四氢呋喃(2-MTHF)是一种环醚,近年来,其因清洁、持续和可再生等特点被认为是极具潜力的替代燃料。制备工艺取得的重大突破将推动其广泛应用。燃料在实际生产、使用及存储过程中,一般采用加压方式。如遇意外,极易发生高压泄漏等火灾事故。因此,开展2-MTHF在不同压力下预混燃烧特性及火焰抑制的研究,对其火灾
碰撞造山带记录了大陆碰撞、俯冲和折返等多阶段地质过程,其中地壳发生了明显的变形作用、变质作用、深熔作用和岩浆作用,一直以来都是研究大陆动力学和发展板块构造理论的关键领域。汇聚大陆边缘的区域变质岩作为碰撞造山作用的产物,可以记录造山带形成和演化的重要信息。喜马拉雅造山带作为世界上规模最大、最年轻的碰撞造山带,不仅记录了印度大陆与欧亚大陆碰撞过程相关的高压-超高压变质过程,还保存了碰撞后阶段的高温-超
热塑性材料具有重量轻、导热系数低、易加工、价格低廉等优点,广泛应用于建筑外墙保温系统、管道、家具、玩具、包装、医疗健康及高科技等领域中。但易燃、热值高、受热熔融软化的特点使其具有较大的火灾危险性,近年来与之相关的火灾事故屡见报道,造成了重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本论文以PMMA(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oly(methyl methacrylate))材料为主要研究对象,应用小尺寸实验与理论分析相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