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类切换线性系统的分析与控制

来源 :南京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tayros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研究了一类切换线性系统分析与控制中的若干问题,主要内容如下:(1)利用正交变换证明了子系统状态阵为正规阵的切换线性系统可在任意切换作用下渐近稳定;针对子系统状态阵为上(下)三角阵的切换线性系统以及一类二阶切换线性系统,采用公共Lvapunov函数法证明了系统可在任意切换作用下稳定;基于滞留时间法得到了一般形式切换线性系统稳定的一个充分条件。(2)研究了无外输入切换线性系统动态过程中的震颤现象。分析了二阶切换线性系统的收敛震颤现象与相轨迹的旋向以及相轨迹极半径增减趋势之间的关系,进而得到忽略切换延迟时二阶切换线性系统出现收敛震颤模态的充分条件。给出了切换角及一次震颤后极半径变化量的计算公式,在此基础上得到考虑切换延迟时二阶切换线性系统出现收敛震颤模态的充分条件。所得结果可用于镇定无输入切换系统。最后针对无外输入高阶切换系统,定义了震颤模态并给出收敛震颤模态的判断方法。(3)研究了时延切换线性系统的鲁棒镇定。针对参数不确定离散时延切换线性系统,基于多重Lyapunov函数法采用状态反馈实现了任意切换作用下的鲁棒H_∞镇定,给出了迭代算法用于求解定理中的非线性矩阵不等式;采用动态输出反馈实现了离散时延切换线性系统在任意切换作用下的镇定。基于平均滞留时间法研究了循环切换序列作用下离散时延切换线性系统的状态反馈鲁棒H_∞镇定,给出了循环切换序列平均滞留时间的取值范围以及状态反馈控制律的设计方法。最后研究了状态依赖型切换规则作用下连续时间时变时延切换线性系统的鲁棒可靠控制,在最小滞留时间已知时,基于多重Lyapunov函数法设计了状态反馈控制器,使得执行机构在正常工作及出现局部故障两种情况下时延切换线性系统均可鲁棒渐近稳定。(4)研究了单输入饱和切换系统的镇定及利用切换扩大收敛域。分别基于公共Lyapunov函数法及多重Lyapunov函数法,研究了单输入饱和切换系统的状态反馈镇定,提出了相应的切换策略以扩大收敛域。针对由两个二阶子系统组成的输入饱和切换线性系统,分析了相轨迹的运动特点并用于设计状态反馈控制律,结合所提的切换策略实现了系统的全局镇定。研究了一类概率密度函数为已知的参数不确定输入饱和切换系统在任意切换作用下的状态反馈鲁棒镇定,给出了随机梯度算法求解反馈控制律,证明了算法的收敛性。
其他文献
戴维·赫伯特·劳伦斯是20世纪英国著名的文学家,当时的英国正处于工业文明十分发达的时期,男性在社会中占据着极大的地位与权力。在劳伦斯看来女性作为社会成员中的一部分应
学生的错误是一种教学资源。挖掘学生的错误资源,并通过理性看待错误、深刻把握错误类型、主动提供犯错机会、刻意使用“故错”艺术等方法将错误应用于课堂教学中,从而提高教
以本色与炭化色重组竹为研究对象,按GB/T 30364—2013和GB/T 13942.1—2009检测了厚度、2 h水煮后弹性模量、2 h水煮后静曲强度、24 h吸水厚度膨胀率、内结合强度、甲醛释放
多智能体系统以其独有的模块性、可维护性、可扩展性、容错性和鲁棒性为用传统方法难以求解的复杂问题提供了很好的求解方案,首先系统的主机将一个复杂的问题分解为几个易解
尺度问题是地理学重要的理论问题。近年来,随着人类活动对全球环境变化影响的加剧,全球尺度和区域尺度的研究越来越受到重视,尺度特征、尺度分解和尺度转换成为在局部、区域
在现代工业过程控制中,随着要求产品质量越来越高,对生产过程的控制效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在现代复杂信息环境下,出现了越来越多的复杂控制复杂控制系统。因此,需要开发研究
本文在前人研究图正常着色的最大方法数基础上,更好地给出了色多项式界的控制,使得结论的研究更具有普遍意义.
回 回 产卜爹仇贱回——回 日E回。”。回祖 一回“。回干 肉果幻中 N_。NH lP7-ewwe--一”$ MN。W;- __._——————》 砧叫]们羽 制作:陈恬’#陈川个美食 Back to yield
时滞,既可能是物理现象固有的,也可以是有意识地引入到系统设计中,用来消除或降低时滞的影响。忽略时滞的存在,常常造成系统控制性能下降甚至系统不稳定。自上个世纪六十年代
如何有效获取和利用知识是知识密集型企业保持竞争力的关键之一。本文就知识密集型企业知识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应用知识工程、本体理论方法,对主动式知识系统的若干关键技术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