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上世纪70年代以来,新公共管理的兴起推动了政府绩效管理的深入研究与广泛实践,西方发达国家开始运用商业组织的绩效管理手段管理政府,引入分权、结果、责任和顾客等绩效要素,有效推动了政府绩效管理。新公共管理理论也被中国各级政府所重视,纷纷进行了政府绩效管理改革的尝试,形成了目标责任、效能管理、人民满意等绩效管理模式,衍生出绩效预算、绩效考核、效能建设等绩效管理类别,很大程度上提升了政府的行政能力、公共服务效能等。但中国政府绩效管理的实践与研究存在诸多不足,对地方政府来说,集中表现在相应理念没有深入人心、低耦合现象普遍、工具没有得到真正运用、存在行政浪费和绩效损耗、绩效管理的应用性研究较少等,因此,地方政府绩效管理需要进行深入的理论研究和变革再造。 自2015年“放管服”改革第一次进入公众视野后,力推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政府运作流程发生了一次深刻变革、社会治理体系产生了巨大变化,“放管服”改革所要求的政府再造、服务群众、社会参与和政府绩效管理有高度契合,为地方政府绩效管理改革与发展提供了新契机、新思路和新要求。为此,以山东省济宁市兖州区为例,通过文献研究、个案分析、比较研究和调查研究等方法,对“放管服”改革下的地方政府绩效管理问题进行了研究。首先,界定了绩效和政府绩效、绩效考核和绩效管理、政府绩效管理,政府绩效管理是实现政府最优价值的控制,应从规则、行为和目标3个方面加以实现。其次,通过剖析“放管服”改革下兖州区绩效管理的探索,分析其绩效管理的主要内容和特点,总结了其绩效管理存在的问题,即绩效管理主体认识存在不足、管理机构职责分散不够集约、管理流程虽有架构但不完善、管理手段形式单一技术陈旧、管理成效重内评比轻外评议。第三,分析了造成上述问题的主要原因是:政府绩效管理定位不准、绩效管理合力没有形成、奖惩激励机制尚不健全、绩效信息数据化有差距、面向社会合作程度不高。第四,归纳总结了国内外政府绩效管理的模式及其启示。最后,基于“放管服”改革的权力再造、机构再造、流程再造、技术再造、服务再造,提出扎牢政府绩效管理制度理念、优化政府绩效管理组织体系、打造政府绩效管理良性循环链、提高政府绩效管理科学化程度、推动政府绩效管理向政府绩效治理转变等5个方面的具体优化路径,为推进地方政府绩效管理提供参考和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