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低温保存对玉蝉花种子生理特性影响及再生体系建立

来源 :东北林业大学 | 被引量 : 6次 | 上传用户:fjzx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试验以玉蝉花(Iris ensata Thunb)为主要研究材料,在课题组前期研究基础上,针对脱水处理及超低温保存对玉蝉花种子的生理特性影响、影响玉蝉花种子超低温保存的因素和玉蝉花愈伤途径再生体系的建立等方面研究,以实现玉蝉花种子超低温保存和愈伤途径再生体系的建立,为玉蝉花优良种质长久保存和玉蝉花的开发利用及转基因工程研究奠定基础。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玉蝉花种子具有较强的耐脱水性,种子脱水至含水量5.0%时发芽率达91.00%,种子的超氧物歧化酶(SOD)活性、过氧化物酶(POD)活性、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可溶性蛋白含量、脯氨酸含量显著高于未脱水处理的种子,且丙二醛(MDA)含量、电导率低于未脱水处理的种子,具有较强的自我修复能力,适当的脱水处理可以提高玉蝉花种子的生活力。分析认为5.0%左右的含水量是玉蝉花种子常温脱水最适含水量。2.玉蝉花种子可通过超低温方式进行保存,种子的含水量和化冻方式是影响玉蝉花种子超低温保存效果的关键因素。超低温保存后含水量3.6%、自来水化冻的玉蝉花种子超氧物歧化酶(SOD)活性、过氧化物酶(POD)活性、过氧化氢酶(CAT)活性、脯氨酸含量明显高于其他含水量种子,并且丙二醛(MDA)含量较低,种子培育实生苗高且粗壮、颜色浓绿、出苗整齐,生长状况表现最佳,是最适合进行超低温保存的含水量及化冻方式。3.以玉蝉花茎尖为外植体,75%酒精浸摇30s、0.1%HgCl2消毒8min对其消毒作用效果最佳,其最佳的诱导愈伤组织培养基配方为MS+6-BA 1.0 mg/L+NAA 0.5 mg/L+2,4-D 1.0 mg/L,愈伤组织诱导率达到51.51%。叶片不适合作为玉蝉花诱导愈伤组织的外植体。4.诱导愈伤组织分化出芽的最佳培养基配方为MS+6-BA 1.0 mg/L+NAA 0.5 mg/L+ KT1.0mg/L,分化率最高为72.31%。5.愈伤组织诱导的不定芽生根最适培养基为MS+NAA 1.5 mg/L,生根率100.00%,生根系数9.80,根多且较粗。
其他文献
枫香属(Liquidambar Linn.)植物树形优美浓密、生长迅速、抗逆性强,是城市园林绿化建设和山林生态防护的重要树种。但由于枫香属植物球果多、个体大、木质化严重且不易降解,
冬青栽培品种有树形优美、叶片浓郁、果实艳丽等优良观赏特性,特别是抗寒能力突出。冬青在美国已有上百个栽培品种,在庭院和城市绿化中广泛应用。为了探索从美国引进的冬青栽
全球气候变化、温室效应等重大问题的出现,迫切需要快速、连续地掌握森林资源现状和变化信息。我国森林资源监测体系虽已经建成,但仍存在监测周期长、精度低等问题。随着遥感
本文详细分析了42个地理种源的23年生侧柏的树高、胸径、冠幅、保存率、冻害等生长、形质、适应性性状的遗传变异规律。并对种实特性、地理变异和不同树龄生长差异进行综合分
溃疡病和烂皮病是对杨树危害最为严重的病害,与杨树的水分生理状况紧密相关。虽然利用药剂和生物防治方法已取得了很大成效,但从另外的角度讲,培育抗病品种才是最为有效的手
为探究山核桃树体微生物多样性及功能对山核桃干腐病的影响,本文采用高通量测序,比较了健康山核桃树、发病山核桃树发病与未发病部位树皮、木质部的pH值、养分和细菌、真菌多样
本文以大兴安岭松岭林业局36株天然兴安落叶松2306个枝条数据为研究对象,分别运用直接和间接两种方法进行模拟树冠的生长变化趋势并作出合理的预测。方法一采用误差变量联立
本文针对辽东山区天然次生林,比较分析了三种林型在生长季内影响水源涵养能力相关因子林冠截留、枯落物持水和土壤蓄水的季节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1.研究区内林冠截留量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