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与发病山核桃树体pH值、养分与微生物多样性差异

来源 :浙江农林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zhangf12345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探究山核桃树体微生物多样性及功能对山核桃干腐病的影响,本文采用高通量测序,比较了健康山核桃树、发病山核桃树发病与未发病部位树皮、木质部的pH值、养分和细菌、真菌多样性差异,并分析了相关性。主要研究结果如下:  1、健康山核桃树皮与木质部pH值分别为7.03与7.63,显著高于发病山核桃树,发病、未发病部位树皮与木质部pH值分别为5.95、5.43与5.95、5.69(P<0.05)。  2、健康山核桃树皮单宁、可溶性糖含量分别为0.317%、3.348%,木质部这两种养分含量分别为0.079%、0.626%,均显著高于发病山核桃树(P<0.05)。健康山核桃树皮、木质部还原糖含量分别为0.865%、0.420%,均显著低于发病山核桃树(P<0.05)。  3、健康山核桃树皮细菌与真菌OTU数目显著高于发病山核桃树、木质部细菌OTU数目显著低于发病山核桃树,木质部真菌OTU数目显著高于发病山核桃树。健康山核桃树、发病山核桃树发病、未发病部位主要细菌菌属,树皮分别有7、8、8个,木质部分别有8、4、8个,主要真菌菌属树皮分别有7、12、5个,木质部分别有8、3、6个,且健康与发病山核桃树皮和木质部主要菌属在种类和多度上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健康山核桃树皮优势细菌属为蛭弧菌属、酸胞菌属、鞘氨醇单胞菌属,多度分别为0.13%、0.01%、15.32%,优势真菌属为附球菌属,多度为0.111%,木质部优势细菌属为Massilia、鞘氨醇单胞菌属,多度分别为1.2%、4.41%,优势真菌属为喙枝孢属,多度为4.47%,均显著高于发病山核桃树(P<0.05)。发病山核桃树发病与未发病部位树皮中,优势细菌属均为粘细菌属与甲基杆菌属,发病部位该2个菌属的多度分别为7.56%、6.46%,优势真菌属均为德福霉属与Spizellomyces,发病部位该2个菌属的多度分别为10.44%、0.014%,显著高于未发病部位,且发病山核桃树两种部位树皮该4个菌属的多度均显著高于健康山核桃树(P<0.05)。发病山核桃树发病与未发病部位木质部中,甲基杆菌属、Luedemannella、粘细菌属均为优势细菌属,多度分别为2.36%、0.35%、2.35%与1.76%、1.81%、0.55%,茎点霉属、念珠菌属均为优势真菌属,多度分别为1.31%、1.85%与0.51%、0.84%,且发病山核桃树两种部位木质部该5个菌属的多度均显著高于健康山核桃树(P<0.05)。  4、健康山核桃树皮与木质部的Ace、Chao、Shannon和Simpson细菌多样性指数差异显著,分别为599、603、6.59、0.98与440、454、6.35、0.95,真菌这4种多样性指数差异显著,分别为321、318、4.42、0.92与311、263、5.93、0.96(P<0.05)。  5、RDA分析表明,pH值、可溶性糖、还原糖均对山核桃树皮与木质部的细菌与真菌优势属有显著影响(P<0.05)。  研究结果可为山核桃林可持续健康经营提供借鉴。
其他文献
本研究运用植物区系地理学的原理,将乌斯吐作为独立的植物区系单元,对其野生维管束植物区系进行了调查、统计、排序,并以科、属、种等的现代地理分布做为基础,从这三个等级上对植
毛竹(Phyllostachys edulis)是我国南方重要的经济生态竹种,其分布区域土壤磷含量普遍较低,且伴随有较高浓度的氮沉降现象,因此,毛竹的生长发育受到重要影响。本研究以1年生毛竹
枫香属(Liquidambar Linn.)植物树形优美浓密、生长迅速、抗逆性强,是城市园林绿化建设和山林生态防护的重要树种。但由于枫香属植物球果多、个体大、木质化严重且不易降解,
冬青栽培品种有树形优美、叶片浓郁、果实艳丽等优良观赏特性,特别是抗寒能力突出。冬青在美国已有上百个栽培品种,在庭院和城市绿化中广泛应用。为了探索从美国引进的冬青栽
全球气候变化、温室效应等重大问题的出现,迫切需要快速、连续地掌握森林资源现状和变化信息。我国森林资源监测体系虽已经建成,但仍存在监测周期长、精度低等问题。随着遥感
本文详细分析了42个地理种源的23年生侧柏的树高、胸径、冠幅、保存率、冻害等生长、形质、适应性性状的遗传变异规律。并对种实特性、地理变异和不同树龄生长差异进行综合分
溃疡病和烂皮病是对杨树危害最为严重的病害,与杨树的水分生理状况紧密相关。虽然利用药剂和生物防治方法已取得了很大成效,但从另外的角度讲,培育抗病品种才是最为有效的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