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深度学习的人眼检测及应用研究

来源 :北方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55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眼睛为人类提供了感知外界事物最主要和最直接的视觉能力,其有效传递了重要的身份和状态信息。人眼检测即在图像中确定人眼的存在性、位置和尺度等。人眼检测作为模式识别中的一个分支,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和应用价值。传统人眼检测算法由于精度低且鲁棒性差,已经无法适应如今复杂场景下的应用需求。因此,本文着重研究了基于深度学习的复杂场景下人眼检测算法,并将其应用到人眼身份识别和疲劳驾驶检测研究之中。所做具体工作如下:(1)以传统Adaboost方法作为人眼检测研究的出发点,分析了影响基于Adaboost级联分类器的人眼检测性能的因素即正负样本集选取规则和不同的特征模板,并通过对比实验总结最佳人眼检测模型训练方案。依据传统检测模型在复杂场景下的实际表现论证了其应对目前的人眼检测还存在不足之处,进而引出基于深度学习方法的人眼检测研究方案。(2)提出了基于改进YOLOv3的人眼检测算法。针对复杂场景下传统人眼检测方法的局限性,提出了一种不依赖于人脸检测的直接人眼检测算法,解决了复杂场景下多尺度尤其是小尺度人眼检测问题。该算法通过减少骨干网络中下采样因子并且加入了扩张残差单元以提升小尺度人眼的检测能力,对多尺度特征相互拼接以保证多尺度人眼检测的精度,并且依据通道剪枝的方式压缩网络输出通道来降低模型复杂度以提升人眼检测效率。实验表明,人眼检测精度m AP为82.59%,尤其是小尺度人眼(约120像素)的检出率没有明显降低,算法检测效率为30.5FPS。另外还就所提人眼检测方法在红外人脸图像上的适用性进行实验,红外人眼检测精度m AP为93.15%,检测效率为31.2FPS。(3)研究了人眼检测算法在人眼身份识别和疲劳驾驶检测中的应用。研究了人眼身份识别应用框架。以改进人眼检测算法输出作为识别网络的输入,采用Resnet提取人眼特征,最终输出为人眼类别和识别率,实验证明人眼识别率达到98.85%。提出了一种基于人眼特征分析的疲劳驾驶检测方法。针对疲劳驾驶检测易受光线干扰、局部面部遮挡以及姿态变化等因素的影响,该算法以Dense Block关键点定位网络实现精确的人眼关键点定位,根据眼睛关键点对计算眼睛横纵比(EAR,Eyes Aspect Ratio)并由统计方法确定EAR阈值,由此阈值在时域上分析睁眼和闭眼状态,结合PERCLOS准则判断驾驶员的疲劳状态。实验验证了EAR阈值选取的有效性、基于PERCLOS准则判断疲劳状态的合理性以及算法实际应用的精确性。
其他文献
推荐系统可以挖掘用户历史行为数据,主动为用户推荐感兴趣的信息,被广泛应用于电子商务等web应用中,为用户带来了巨大的便利。与此同时,针对推荐系统的恶意攻击也同样层出不
伴随着我国对机动车污染物排放标准要求的逐步提高以及新科技新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开始对电动汽车大力开展研发。动力电池作为电动汽车的动力源,是电动汽车发展过程中受较多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软实力是一个城市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可以提升牡丹江旅游吸引力,推动牡丹江旅游业的发展,旅游营销是旅游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虽
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推动着国民经济长期持续稳定的增长。但是,建筑行业长期以来粗放式的发展也带来了许多问题。人们对于生活环境质量要求的提高和经济转型发展,对建筑行业
掺杂的钙钛矿锰氧化物由于其接近100%的自旋极化率、绝缘体-金属(I-M)转变、电荷有序、超巨磁阻(CMR)效应等丰富的物理内涵以及在磁存储器、光电子器件等方面的潜在应用价值,成为
“钟声”国际新闻评论专栏源起于2008年11月,是由人民日报社国际部主笔推出的,这是继人民日报社“国纪平”评论专栏创立之后最具代表性的国际新闻评论专栏。“钟声”之所以为
热电材料是一类可直接实现热能/电能相互转化的新能源材料。以P/N热电材料交替排列组成的热电器件具有结构简易、活动部件少、维护率低、噪音低、安全稳定等众多优点,在世界
近年来,随着自然环境的不断恶化,化石能源的消耗,越来越多的国家和民众意识到保护环境和使用更加清洁能源的重要性,新能源汽车就是一个重要的转型方向。电动汽车以其极大的优
目标检测技术在人脸识别,医疗诊断,军事部署,视觉导航,智能驾驶等安防领域有着极大的实用价值。现实场景下,由于小目标形态多变,易遮挡,边缘信息不显著等众多因素的影响,使得
广泛性焦虑障碍(Generalized Anxiety Disorder,GAD)的核心临床特征为过度、不可控、持续性的焦虑和担忧。研究发现,GAD的终生患病率及年患病率分别为5.7%和3.1%,而且有着极高的致残率,致残程度与抑郁症相当,严重影响个体的正常生活。同时,目前GAD的治疗效果却不容乐观,其潜在的病理机制也尚不清晰。GAD被发现与情绪调节失常有密切联系。基于功能磁共振成像技术(fu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