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植密度与施药时期对棉花脱叶催熟与生理特性的影响

来源 :新疆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om_775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棉花是我国重要的战略物资,以及新疆地区主要的经济作物之一。推进合理密植、化学打顶与化学脱叶催熟技术是解决棉花生产全程机械化,节本增效,提高国际市场竞争力,保持棉花产业健康良性稳定发展的必由之路。因此,开展不同种植密度化学打顶棉花脱叶催熟技术的研究,对促进新疆机采棉技术发展,降低植棉成本并提高植棉效益有着重大意义。本研究采取双因素随机区组试验设计。设置密度为:9万株·hm-2(M1)、18万株·hm-2(M2)、27万株·hm-2(M3);设置脱叶催熟剂喷施时期在吐絮率为:10%(T1)、30%(T2)、50%(T3)。研究种植密度及脱叶剂喷施时期对棉花脱叶催熟效果、产量构成因素、纤维品质、渗透调节物质与保护性酶的影响,探明种植密度与施药时期对棉花脱叶催熟与生理特性的影响,为丰富棉花高产栽培技术与化控提供理论依据与实践经验。主要研究结果如下:
  1.种植密度与施药时期对棉花脱叶催熟效果及产量品质的影响
  通过对棉花脱叶催熟效果及产量品质的研究发现:相同密度不同时期下,各密度最终脱叶率表现为T2>T1与T3的规律,挂枝率与吐絮率均表现为T2>T3>T1,相同时期不同密度下,最终脱叶率表现为M2>M3>M1,其中T2M2处理脱叶率达到最高,为99.2%,同时挂枝率在T2与T3时期表现为M2>M3>T1,M2与M3密度下吐絮更集中,其中T2M3处理吐絮率表现最佳,为96.9%。种植密度与脱叶剂喷施时间对棉花籽指、单铃重、衣分影响不显著,种植密度对单株结铃数影响显著。相同药剂喷施时间下,种植密度越大棉花产量越高,其中T3M3处理产量最高,籽棉产量达到7225.5kg·hm-2。棉花种植密度与脱叶催熟剂喷施时期对棉花的纤维品质无显著影响。
  2.种植密度与施药时期对棉花渗透调节物质含量的影响
  通过对棉花渗透调节物质含量变化过程的研究发现:在相同时期内,各密度棉花叶片中丙二醛(MDA)含量均持续升高,在施药后2~6d反应强烈。其中M1密度的膜脂过氧化程度显著高于M2与M3密度,喷施脱叶催熟剂后M3密度中丙二醛(MDA)含量变化相对平缓。随着棉株成熟度的升高,棉花叶片中可溶性蛋白(SP)含量也相应随之升高,变化趋势表现为先升高后降低,并且在M1密度下最为显著。游离脯氨酸(Pro)含量在各时期基本表现为上升的趋势,其中T1与T2时期上升明显,T3时期中变化过程较为复杂。整体上随着自然吐絮率的上升,较高密度对脱叶催熟剂喷施后的胁迫的反应强烈,低密度下相对迟缓。
  3.种植密度与施药时期对棉花保护性酶活性的影响
  通过对4种保护性酶活性变化过程的研究发现:喷施脱叶催熟剂对不同种植密度棉花叶片中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 )、过氧化物酶(POD )、过氧化氢酶(CAT )及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活性均有一定的刺激作用。在相同的脱叶催熟剂喷施时期内,各处理保护性酶活性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并且表现出M2与M3密度中,保护性酶活性对脱叶催熟剂的响应明显强于M1密度。以最终脱叶催熟效果来看,喷施脱叶催熟剂在任何种植密度与施药时期,均可达到破坏棉花保护性酶系统生理与生化平衡的效果,进而促进棉花叶片的脱落与棉铃吐絮,加快棉花生理衰老的进程。
  综上所述,T3M3处理产量最高,同时达到机采标准,可作为大田生产参照指标。
其他文献
学位
学位
学位
学位
学位
学位
本文对在四个不同温度(200℃、250℃、300℃、350℃)条件下,CO膨胀处理的烟丝重要半挥发性香味成分的变化进行了分析研究,并用烘丝处理的烟丝做了对比试验.采用同时蒸馏萃取结合毛细管GC法及GC/MS对烟样的中性、碱性和酸性香味成分进行分离、定性和定量,分别测定了19种中性、13种碱性和21种酸性香味成分.实验结果表明,经CO膨胀处理后,烟丝中大多数香味成分的含量比膨胀前都有不同程度的减少,
学位
微生物发酵法生产辅酶Q是最有希望实现工业化的生产方法,论文选取粟酒裂殖酵母S.promb2.1794作为出发菌株,经过诱变得到辅酶Q的高产菌S.prombB,研究了该菌的最佳培养基和发酵条件,经过优化后辅酶Q的产量由9.64mg/L提高到26.85mg/L.进一步研究了在最优条件下的发酵动力学,建立了其动力学模型,为辅酶Q的工业化生产提供了一定的指导.微生物发酵法的一个缺点是发酵产物复杂、产率较低
鱼油是一种利用价值很高的天然保健食品,所含的多不饱和脂肪酸EPA和DHA是其成分中最有价值的活性成分.目前中国对鱼油功能性食品的开发利用还比较少,并且在生产上一般还采用有机溶剂法,获得的鱼油产品质量差.该文针对这一问题,采用超临界CO萃取技术从鱼油原料提取浓缩其中的生理活性成分EPA和DHA.研究超临界CO萃取和分离富集过程的试验参数.并同其它富集方法进行比较,分析它们的差异和优劣.
学位
水资源严重短缺和氮肥常年过饱和投入是限制干旱区农业健康可持续生产的重要因素,因此合理的水肥投入,构建良好的根冠构型,提高水肥利用效率是棉花高产、高效的基础。本试验于2018年和2019年4月至10月在新疆农业科学院阿瓦提县棉花育种基地(N40°06,E80°44,海拔1025m)进行,大田试验采用裂区试验设计,设置灌溉量与施肥量两个调控因子,其中灌溉量为主区,施肥量为副区,均设置三个梯度,灌溉量依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