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是我国目前教育变革的主要内容和主流话语,也是当今教育界和学术界关注的焦点问题,更是现代教育发展的基本导向。就目前而言,中国义务教育的快速发展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从升学率和普及率来衡量,都有了实质性的提升。但我们应该清醒的意识到我国的义务教育发展还存在不少困难和挑战,而其中师资配置不均衡问题更是日益凸显,在一定程度上来讲已经成为制约我国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瓶颈。要想妥善解决师资配置不均衡以及薄弱学校教师结构性短缺的问题,目前比较行之有效也是最普遍的做法就是实行师资交流。因为师资交流不仅能够优化师资队伍结构、实现师资资源合理配置,还能够加强薄弱学校师资队伍建设、提高师资队伍整体素质,更重要的是能够使优质资源共享,从而更好、更快的实现义务教育的均衡协调发展。但是在师资交流过程中由于制度本身还不是很完善以及教师个人和交流学校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而导致了师资交流没能真正发挥应有的作用,因此,对义务教育师资交流状况进行深入的调查研究,总结义务教育师资交流的运行方式及其特点,探索相关的对策建议为政府提供政策参考刻不容缓。本论文主要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阐述了问题的来源、研究的目的与意义、研究的内容、方法及思路,并介绍了目前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同时还对相关核心概念作出了界定。第二部分主要是从理论和政策两个方面剖析师资交流的依据所在,为后面的研究奠定基础。第三部分主要是通过收集相关的资料、问卷调查以及访谈来了解目前宁波市义务教育师资交流的情况,并以宁波市为例来分析和探索师资交流的三种运行方式及其价值。第四部分是建立在第三部分研究的基础上,在客观呈现宁波市义务教育师资交流效果和问题的同时进行深层次的原因分析。第五部分主要是针对上述师资交流的三种方式提出相关的对策建议来促使师资更合理、规范的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