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水厂混凝投药控制的研究

来源 :天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dr13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混凝控制事实上主要就是混凝剂投加量的控制,混凝投药是净水工艺中不可缺少的和关键性的环节,准确投加所需要的混凝剂量是获得较好混凝效果及经济效益的关键问题。目前国内众多水厂混凝投药控制的效果都不太理想,如何控制适合水质变化的最佳混凝剂投加量,长期以来一直是给水行业普遍关心而又亟待解决问题。针对混凝过程影响因素众多,例如受原水水质、配水流量和混凝工艺等因素的影响;机理研究复杂,并且混凝过程具有滞后性、非线性和时变性,因而控制难度大,难以确定准确的数学模型。本文在总结传统经典控制方法的基础上,引入神经网络的理论和思想,介绍了BP和GRNN神经网络的结构、建模原理、仿真分析、预测和实现方案。本文首先介绍了选题的背景和混凝投药控制的方法、方式的现状,进而论述了国内外混凝投药控制概况。对适应于混凝过程建模的BP神经网络的结构和算法进行了分析,针对它的特点作了有效改进,引入了改进的算法—量化共轭梯度法(SCG)。分析了GRNN神经网络的结构和特点。在分析混凝过程特性和投药控制方案的基础上,分别设计了以原水浊度、温度、pH、碱度、流量作为BP和GRNN神经网络模型输入神经元参数,投加量为输出神经元。通过对相关水厂实际运行数据进行收集和整理,运用神经网络模型进行了仿真分析,并验证了模型的泛化能力。为了比较模型的优劣,运用数值分析上的最小二乘法,建立了原水水质与投加量的多元数学模型,找出了主要影响因素原水浊度与混凝剂投加量的定量数学表达式。从投药实际值与仿真值的对比图、相关系数和均方根误差(σ)等可以看出神经网络模型明显优于传统控制数学模型。从模型的性能指标看,GRNN模型的性能最好,它能够根据原水水质适时有效预测混凝投药量。应用Visual Basic 6.0开发出控制模型分析的应用界面,便于使用。最后,结合选定水厂投药控制的现状,通过对系统模型的整合和优化,提出了前馈控制系统的实现方案。
其他文献
目的观察低分子肝素钙治疗肺心病急性发作期的疗效。方法60例肺心病急性发作期患者随机分为2组。常规组30例给予常规综合治疗,抗凝组30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低分子肝素钙50
实验教学改革基于螺旋式模型思想,对实验课程分阶段迭代,并在这个过程中综合运用多种现代教育技术方法,既抓住学科本质特点,又在实践中引入深度学习模式。所设计实验教学改革方案在"遥感图像处理课程设计"实验课教学中取得良好效果。
职业倦怠又称"职业枯竭"(job burnout),这个概念一经提出,立刻引起了广泛关注,国内外众多学者对职业倦怠问题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研究,在倦怠的行为表现、影响因素、心理干预措施
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是由于各种围生期因素引起的缺氧和脑血流量减少或暂停而导致胎儿和新生儿的脑损伤。是新生儿窒息后的严重并发症,病情重,病死率高,并可产生永久性功能性神
开采技术的选择贯穿于煤炭的整个开采过程,选择合理的开采技术不但能够实现较高的采出率,而且能够减少煤的损耗,有利于国家煤矿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安全生产是煤矿开采过程中
水处理投药过程是一个典型的工业过程控制对象,具有时变,非线性和滞后等显著特点。本文基于水处理混凝加药过程的工艺特点与控制要求,提出了一种具有前馈-反馈结构的复合加药
吴云龙(1935—2013),蒙古族,原名宫布斯楞,内蒙古哲里木盟奈曼旗人,四胡艺术大师,蒙古四胡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
爱因斯坦小时候十分贪玩。他的母亲常常为此忧心忡忡,再三告诫他应该怎样怎样,然而对他来讲如同耳边风。这样,一直到16岁的那年秋天,一天上午,父亲将正要去河边钓鱼的爱因斯坦拦住
绿色化学作为可以从源头上避免环境污染的新兴手段,为了帮助高校内的有机化学实验更加绿色环保化,就实验内容确定、实验催化剂使用、实验废弃物的回收等方面进行较深的研究分
在灰色GM(1,1)预测模型的基础上,运用马尔可夫模型对预测结果进行优化,并将由此建立的灰色马尔可夫模型运用于1979~1998年全国水上交通事故数据来预测1999年事故量.结果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