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网络对农村家庭消费的影响研究——基于CHFS的微观调查数据

来源 :西南财经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32961921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前,我国已进入到改革和发展的深水区,原本靠投资和出口拉动的增长方式已经不能适应国民经济持久健康发展的需要。为了培育壮大经济发展的新动能,我国需要进一步释放国内需求潜力,推进消费升级和有效投资相促进,推进消费需求和区域城乡发展相协调,而其中农村消费是至关重要的一环。  当前,我国农村消费面临的主要问题除了农民增收困难外,消费观念落后、农户家庭风险居高不下制约着农民的消费意愿,信贷获得困难限制着农村家庭消费平滑。对于制约农村消费的这些的问题,许多学者进行了有益的研究,有学者根据绝对收入假说、生命周期假说等消费理论,从农村收入及其结构、信贷约束等视角出发研究农村消费的,也有的学者基于预防性储蓄和流动性约束假说,从收入保障、风险、流动性约束等视角出发对农村消费现象进行解释。对于转型时期我国复杂的国情而言,目前传统农村消费理论对农村消费行为的解释力度仍然需要完善和深化。深化的主要方向有两个,一是从研究深度入手,修正传统消费理论经典假定,更真实地反应消费者决策行为;另一个常采用的方向就是从研究广度入手,选择更广的视角,更全面地剖析农村消费的影响因素。  社会网络理论是近年来日益流行的一种分析方法,该方法认为,相比于个体特性,网络结构特征其对行为更具有影响。社会网络理论为分析农村消费提供了很好的视角。本文从该视角出发证实社会网络对农村消费行为的影响及影响的重要机制——通过消费观念和信贷约束对消费产生影响,为政府提升农村消费观念、缓解农村信贷约束,改善农民消费福利提供了参考建议。  在通过对前人研究的梳理总结,笔者对社会网络影响消费的机制进行了理论认识,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实证分析,重点探究了社会网络因素对消费的影响以及影响机制。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如下:  首先,在理论认识上分析了社会网络对消费的影响机制。基于前人研究和相关理论,本文从四个方面对影响机制进行了认识:社会网络可以通过降低风险作用平滑消费;可以通过影响信息传播影响消费;可以影响信贷的获得影响消费;社会网络本身的维持就需要消费参与。  其次,在实证分析上,本文选择中国家庭金融中心(CHFS)的微观调查数据,利用通信费用测度了信息获取网络等弱关系网络,利用礼金支出测度了亲戚朋友等强关系网络,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实证分析。  实证分析由两部分构成:  一,探究社会网络对农村消费的总体影响。为了避免内生性问题,本文使用基于工具变量的GMM方法估计社会网络对消费的影响。  二,在对总体影响有了认识的基础上,对影响机制中社会网络通过消费观念和信贷约束对消费的影响进行探究。先分别通过定序probit模型和带删失的 probit模型(PMWC)分析了社会网络对消费观念和信贷约束的影响并基于PMWC模型测度了信贷约束,再分析消费观念和信贷约束对消费的影响,为了避免内生性问题,这里使用带工具变量的GMM方法进行分析。  同时,由于不同消费水平下消费影响模式上有显著差异,且考虑到提高低消费人群消费福利是我国消费政策的焦点,本文在一和二中还采用了基于工具变量法的两阶段分位数回归(Two Stage Resualinclusion Conditional Quantile Regression)分别分析了不同消费水平下各种因素对消费影响的异质性,并且重点关注了低消费人群的消费特征。  最后,虽然受到一些数据上的约束和其他方面的局限,但通过对社会网络影响和影响机制细致的分析,本文得到了以下结论:  (1)无论是强关系网还是弱关系网都对农村消费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在消费影响机制的上,强关系网和弱关系网都能够通过提升消费观念来影响消费,但在通过降低信贷约束来影响消费上,只有弱关系网络显著。  (2)社会网络能够促进消费观念的提升,外出务工和社会网络的交叉项显著为正,说明外出务工的人群对于信息获取更加敏感,相比于普通农户家庭来说,外出务工率高的家庭受到社会网络因素的影响更大。  (3)在社会网络通过提升消费观念影响消费上,强关系网和弱关系网都比较显著,而在社会网络通过降低信贷约束影响消费上,只有弱关系网络显著,而强关系网络则不显著。  (4)教育对农村家庭特别是低收入家庭的消费有显著的促进作用。根据消费的永久收入假说,永久收入的提高会同时促进当期和未来的消费,可以看到提高农村家庭尤其是低收入家庭教育条件的必要性。  与研究社会网络和农村消费的已有文献相比,本文的主要特色如下:  (1)分析社会网络对消费影响的基础上,并且对影响机制进行了探究,从更广的研究视角上分析了消费的影响因素。  (2)基于社会网络视角,消费观念、信贷约束等属性因素对消费的作用模式得到了量化验证。通过消费观念和信贷约束测度指标的选取,本文分析了社会网络、消费观念、信贷约束和消费之间的影响关系,发现消费观念、信贷约束等因素可以作为社会网络影响消费的重要途径。  (3)相比于其他社会网络文献,本文更加关注不同消费层次引起的异质性和低消费家庭的消费福利,有较强的现实意义。  (4)社会网络对信贷约束影响的分析上,对社会网络关系的研究更加深入,区别了强关系网络和弱关系网络对信贷约束影响的不同。  由于数据可获得性和本人研究能力所限,本文研究仍然存在许多不足,具体来说有以下几点:  (1)消费的研究范围限于家庭消费支出,对于消费结构等更广范畴上的消费研究较少。  (2)选择的信贷约束的测度为模型的概率估计,存在测度误差,虽然本文通过工具变量等方法避免了测量误差引起的内生性,但信贷约束对消费的影响模型中,仍然存在误差累积的问题。另外,采用的信贷约束定义为“有信贷需求却无法获得贷款,或认为无法获得贷款而未申请贷款”,没有涉及民间借贷的信贷约束。  (3)由于数据原因,社会网络选取的指标为行为指标,并不是社会网络结构变量的数学测度,因此会存在指标的代表性以及测量误差的问题。论文在变量选择中说明了指标的代表性,并且对测量误差等问题在实证分析中做了去除内生性的处理,但仍然不能完全克服行为指标的这一缺点。  (4)由于本人能力和数据等原因,论文只选择了社会网络影响消费机制中的两个重要方面,即通过消费观念和信贷约束对消费的影响,而对社会网络通过风险等方面对消费的影响并没有涉及。
其他文献
那天午后,我携一抹暖阳,步入深秋的林荫大道,踩着满地的绯红,倾听“沙沙”的微语。  我,一个人,就这样置身于漫天枫林。  望着红红的枫树,心中是按捺不住的炽热。那一片片的叶儿,似乎一朵朵火焰般的花儿,像是要把全部的热情、浪漫给予你。我倚着其中一棵枫树,闭上眼,静默,依稀中,仿佛听到草木成长的私语。走过春与夏,随着时间的发酵,枫叶由嫩绿鲜绿转为深绿,继而渐渐泛黄或泛红,最后酿成这浓浓的秋意。  须臾
人力资源能力成熟度模型(PCMM,People Capability Maturity Model)为企业采取各种人力资源管理措施提供了一个路标,通过这些措施可以不断提高员工的能力。由于企业不可能在短期内
近几年上市公司屡次出现财务报表造假事件,曾经号称"第一蓝筹股"的银广厦虚构利润7个多亿,又一次打击了市场投资者对财务报告的信心;而在美国这样的发达证券市场上出现了"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