绵羊肺腺瘤病毒ENV基因的克隆、序列分析与原位杂交检测

来源 :内蒙古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nlv5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绵羊肺腺瘤病(Sheep Pulmonary Adenomatosis SPA)是一种传染性肺癌,并可实验复制。SPA与人的支气管上皮细胞癌(Bronchioloalveolar carcinoma BAC)极为相似,是研究BAC的天然动物模型。D型反转录病毒(JSRV)是SPA的真正病原。 我们对四例被检绵羊进行病理学检查,初步诊断为SPA,进一步进行分子水平研究,根据国外报道的外源性绵羊肺腺瘤病毒env基因序列,设计外源性病毒特异引物,以绵羊总DNA内的exJSRV前病毒DNA为模板,PCR扩增,确诊被检绵羊为SPA。将PCR产物纯化,并与pueM-T载体相连,转化大肠杆菌,经PCR,酶切鉴定及序列测定,得知所得env片段与Ⅰ型JSRV同源性为88%,与Ⅱ型JSRV同源性为87%,证明所克隆基因为外源性目的基因,至此,我们在国内首次获得了env阳性克隆。 Env基因编码的囊膜蛋白包括亲水性的表面蛋白(SU)和疏水性的跨膜蛋白(TM),TM决定病毒粒子和细胞膜受体之间的相互作用,而SU是高变异基因元件,含有受体结合位点和主要的抗原决定簇。 用地高辛随机引物法标记exJSRV特异的env片段,制备探针,原位杂交检测SPA肺组织中的RNA及前病毒DNA,结果表明SPA患羊肺组织内有JSRVenv基因mRNA的表达,同时也检测到了前病毒DNA,而相应的阴性对照却无阳性信号,证实外源性病毒特异的DNA探针在致瘤性前病毒的整合位点和整合的外源性前病毒的检测中具有可信度。
其他文献
在高中生物实验教学过程中,我们经常发现不少学生只重视实验结果,不重视分析结果;只满足于实验的成功,而不愿对实验失败的原因进行分析。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除了是学生对实验的根本目的缺乏深刻的认识而外,不懂得如何分析实验、没掌握实验分析的一般方法是非常重要的因素。生物学是一门实验性很强的学科,在实验过程中,会有多种因素影响、干扰实验结果,致使实验失败。此时,实验分析就显得很重要:一方面,可找出并排除影响
摘要:十多年的美术教学过程中,其实我一直在重复做着同一件事,让身边的孩子快乐!只有让孩子快乐、对绘画感兴趣才能起到教学的最佳效果。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兴趣的基础上让孩子发挥自己的潜力、动力,也是我们教学的最大目的。孩子在小的时候并非想成为艺术家而学习美术,在学习过程中体会到了创造的快乐,作品完成后得到的肯定与鼓励,是其学习的最大动力。  关键词:兴趣 耐心 临摹 范画  一、兴趣教学是基础  苏联
本研究采用删减免疫法免疫动物,选用猪肝细胞作为耐受原腹腔免疫Ba1b/c小鼠,然后于免疫后15min、24h、48h腹腔注射环磷酰胺(Cyclophosphamide;CY)使小鼠对肝细胞膜表面抗原形成免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