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WM整流器的变阻尼控制与应用

来源 :青岛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esiy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PWM (Pulse-Width Modulation)整流器相对于传统整流器有很多优点,如单位功率因数,能量可双向运行等,并且在采用相应的控制策略后有良好的稳定性,因而被广泛的应用在了现代电力电子设备中,是治理“电网污染”的有效方法。三相PWM整流器是一个非线性、强耦合的复杂系统,尽管各种线性控制理论已经非常成熟,但仍无法满足人们对PWM整流器的精确快速控制的要求。近年来各种非线性控制方法不断发展并且应用到PWM整流器上,使其性能有了很大的提升。非线性控制方法如模糊控制、智能控制、基于无源性理论的控制方法等,都有各自的优点和缺点,对某种方法进行改进或者几种方法的混合控制会大大提升整流器各方面的性能。本文在传统的端口受控哈密顿(Port Controlled Hamiltonian, PCH)控制策略的基础上,加入了变阻尼和滑模控制,研究了三相PWM整流器的控制和应用。其中主要工作如下:第一,在三相静止abc坐标系下和两相同步旋转坐标系下建立阻性负载的PWM整流器的数学模型。利用端口受控哈密顿的方法,通过互联配置和阻尼注入设计PWM整流PCH控制器,利用微分器来改变系统阻尼的大小,实现整流器的变阻尼PCH控制。第二,把三相PWM整流系统看作一个切换系统,设计切换律,使整流器能够应对各种扰动,在不同的注入阻尼值之间切换,实现PWM整流器的切换控制。第三,结合滑模变结构控制与端口受控哈密顿控制的优点,外环控制采用滑模变结构算法,以输出电压的误差、输出电流和网侧电流d轴分量构建滑模面,利用滑模变结构算法求取指令电流。内环控制采用端口受控哈密顿的方法,通过互联和阻尼配置构建控制器,实现整流器的滑模变结构PCH控制。第四,把背靠背(Back-to-Back)交流传动系统的逆变部分和电机看作三相PWM整流器的负载(机侧),通过控制整流器(网侧)实现系统的四象限运行。机侧使用矢量控制方法,网侧变流器采用端口受控哈密顿控制方法,两侧分别控制使电机实现四象限运行,研究网侧电压变化和功率流向等问题。利用MATLAB/Simulink仿真软件进行仿真,证明了以上控制方法均能实现PWM整流器的直流侧电压稳定、单位功率因数运行,并针对各种扰动有良好的动静态响应,从而达到控制要求。
其他文献
软件复用是在开发一种新的应用系统时,重复使用以前开发活动中曾经积累或使用过的软件资源。利用软件复用技术,可以提高软件开发的效率和质量。 本文论述了基于软件复用技术
发、变电站接地网对于电力系统的可靠运行和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起着重要作用。由于接地网常年埋在地下,因腐蚀、导体连接处的虚焊或漏焊等造成接地体断裂,使得接地网的电气性能参数恶化,严重时将直接危及电网的安全运行。因此,研究在发、变电站不停电和不对地网开挖的情况下,检测地网导体的断点,以及时发现故障隐患,防止由于接地不良造成的危害,对保障电力系统安全可靠运行以及运行人员的人身安全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较详细
本文阐述了一个实际应用系统——湖州四通环境有限公司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和设计过程。在该项目的开发过程中,注重使用新技术、新工具,采用了微软公司最新的开发工具Visual Stu
目前,数字产品的版权保护问题和认证完整性变得日趋重要。自20世纪90年代初以来,数字水印技术已受到国内外学术界的广泛关注,并且已经取得显著的成果,但是作为一个新的研究领
现如今,船舶工业的飞速发展,船舶电力系统规模也在日益扩大,各种非线性电力电子设备被广泛投入使用,广泛应用的各种电力电子设备在给电能变换带来方便的同时也导致船舶电网的
在线监测系统的发展和应用是设备由“计划维修”转向“状态维修”的必要手段。而大型发电机是整个电力系统中的关键设备,其定子绕组绝缘在运行的过程中长期暴露在热、电、环境和机械应力的作用下,是事故的多发环节。局部放电的监测作为发电机定子绕组绝缘状况监测的有效手段在世界范围内被广泛认可,监测的手段和技术经过几十年的发展也比较丰富。本文简述了大型发电机局部放电监测技术的发展,简要分析了局部放电的机理和表征手段
近年来,硅纳米线由于其特殊的物理性质和潜在的应用前景,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硅纳米线由于自身所特有的荧光、紫外等光学性质,场发射、电子输运等电学性质,高表面活性、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