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殖民与文学困厄——对1931~1945年间日本的殖民统治与中日文学关系的研究

来源 :北京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ichu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代以来,随着明治维新的成功,特别是走上军国主义道路和跻身于世界列强行列,日本就不断发动对中国的侵略战争。直至1945年8月日本战败,约三千万中国人死于日军的炮火与屠刀之下。在实施这种野蛮的武装暴力和武力占领的同时,日本人还充分利用了各种文化手段,对中国实施所谓“思想宣传战”,从战争学的角度说是“思想宣传战”,而从文化学角度看,就是“文化殖民”,而文学在日本对华“文化殖民”中又起到了特殊重要的作用。本文将这种服从于文化殖民的“文学行为”称之为“文学殖民”。 与日本的“文学殖民”紧密相关的,是日本统治区中国文坛的崩溃、分化与中国作家的民族认同问题。五四以来,中国大陆形成形态多样、矛盾统一、高度繁荣的文坛。由于日本的殖民统治,中国现代文坛处于崩溃状态,陷入种种困厄当中。沦陷区的创作主体向后方大批转移,他们开始以笔为武器,创作了大量的抗战文学和“抗战文宣”。从纯文学的角度来看,抗战文学因忽视对战争本体、人类生存、人的本质力量的艺术思考,致使形象塑造有意无意地走向理想化和模式化,主题思想的开掘不够深入,因而往往导致审美价值的平面化和单一化。特别是“抗战文宣”因其公式化,概念化,标语口号化的特征而形成了“抗战八股”的不良景观。那些作品告诉我们,文学为抗战付出了沉重的代价。“七七”事变后,台湾人的文学活动受到了空前的打击,文人失业,生活困顿,他们不能进行创作,于是奔赴大陆谋求发展,因而出现了“台湾文学运动的空白时代”。在殖民地台湾决战时期(1937~1945),物质与精神被双重动员,台湾人的认同及精神构造普遍出现暧昧游移的特征。生活在不自由状态下的中国文人,受控于日本官方的独断意志,以抗日救亡为主题的爱国文学无法直接展开,作家只能采用隐晦、曲折和暖昧的方式来反抗。他们在“言”与“不言”中痛苦地挣扎的同时,也在不同程度上有与日伪政权合作的言行。 从文学形态上看,“汉奸文学”与“皇民文学”是战时中国文人的民族认同产生混乱的两种极端表现形态,是日本殖民文化史的一部分,也是我们自己文化史的一部分。笔者详细梳理了二者的生成机制、参与创作的主体、类型、质与量及其在日本统治区的影响。不少中国作家由于对民族信念的坚守,即使在日本殖民统治的严苛环境中,也创作了不少抵抗文学,通过种种可能的方式表达与日伪官方针锋相对的理念、理想或信仰。 笔者试图呈现出日本的殖民统治造成的中国文坛的崩溃与分化,以及这种崩溃和分化的具体情形,并呈现出日本统治区中国文人在民族认同上的种种游离与坚守,仔细考察民族认同发生混乱的历史土壤、检讨其形成过程、目的和效果,以从人性的角度思索人在极端严苛的状态下可能的各种反应;考察由集体的价值选择所塑造的民族身份,以增强自己反模仿、反屈服和反同化的能力,并将其中所体现的公民伦理纳入国家的民族、法制建设。
其他文献
1前言rn朗讯AccelerateTM VoIP企业解决方案面向大中型集团企业客户群,是具备高可靠性、高可扩展性的电信级IP通信解决方案.该方案有效利用了IP网络的实用性和灵活性,为集团
1前言rn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可以提供更高速率的数据业务和更好的频谱利用率,使得提供丰富的数据业务和多媒体业务成为可能.3G移动网络的一个目标是与互联网、固定网等多种网
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第二次世界大战不过是短暂的一瞬,但这短暂的一瞬在历史的轨道上却留下了深刻的印迹。反法西斯战争赋予文学庄严、神圣、峻急的使命,要求作家去表现战争,
随着长途骨干光网络建设的不断完善,超大容量、超长传输距离的新一代长途骨干波分复用设备为电信运营商提供了非常巨大的可扩展带宽空间,解决了城市之间的业务传输需求.而下
张爱玲和白先勇,是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上的两位重要作家。他们在家世、个人经历等方面具有一定相似性,而悲剧意识则更是他们小说共有的突出的文化特点。国内外对于张爱玲、白先勇
“V 得/不 C”结构历来被看作对外汉语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但是目前的研究对“V 得/不 C”结构的看法并不一致,这种情况对我们的对外汉语教学是很不利的。因此,本文以 2002 年
作为国民经济的动力,能源产业走向与中国宏观经济是怎样的同步关系?基于这种关系,能源产业自身在发生怎样的演变?以及能源产业的发展与其他产业存在着怎样的互动关系?随着能
加强领导干部的作风建设,就要加强思想作风建设,生活作风建设和工作作风建设。各级领导干部要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加强理想信念教育;要坚持艰苦奋斗的优良作
切实解决损害农民利益的突出问题,是当前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的工作重点党中央、国务院一直高度重视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前不久,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专题研究了这个问题,中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