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NA光化学传感器的构建及其在蛋白和农药检测中的应用

来源 :青岛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qing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新材料与技术的发展,生物传感器在检测物质方面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与其他类型的生物传感器相比,荧光生物传感器具有前处理简单、实验操作容易、响应速度快等优势,因此在小分子、蛋白质等生物活性分子的检测方面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与科学意义。  本论文主要介绍了荧光生物传感器,DNA-HCR信号放大技术、双模式生物传感器及其凝血酶、抑制乙酰胆碱酯酶农药检测的研究进展等。鉴于此,我们提出了新型荧光生物传感器检测生命物质凝血酶及农药残留中的有机磷农药和氨基甲酸酯类农药。  基于劈裂的两条适配体链修饰的聚A(polyA)与金纳米粒子相结合,再将带有荧光基团的DNA信号探针与其中一条金纳米粒子-劈裂适配体链杂交互补构成基底溶液,当目标物存在时,目标物与金纳米粒子上面的适配体链进行特异性识别并形成特定的二级结构,从而拉近了金纳米粒子之间的距离,溶液的颜色和紫外吸收峰都会有所变化。同时,DNA信号探针会被竞争下来成为游离态,荧光信号增大。因此,我们建立了紫外-荧光双模式信号的改变来进行定量检测凝血酶。该方法得到凝血酶的检测限为0.16nM,此方法还可以改成其他的劈裂适配体链从而检测其他目标物,形成通用型的检测体系。  基于氨基化磁珠与羧基化的DNA通过酰胺反应连接后,再与TriggerDNA通过T-Hg2+-T作用力形成互补双链,磁性分离之后便可将多余的TriggerDNA分离掉以达到减小背景信号的目的。通过乙酰胆碱酯酶与硫代乙酰胆碱生成的胆碱巯基化合物可以将由于T-Hg2+-T作用力连接上的TriggerDNA再次竞争下来形成游离的单链结构,引发HCR反应形成多个G-四联体结构。N-甲基卟啉二丙酸IX(NMM)是一种卟啉物质,本身的荧光信号很弱,但是当NMM嵌插到形成的G-四联体后,会使荧光信号变大。在农药存在时,AChE的活性受到抑制,硫代乙酰胆碱(ATCh)的水解反应产生的巯基的量因此减少,导致释放更少的引发DNA,HCR过程减弱,荧光强度降低。荧光强度的变化与农药浓度有定量关系。选择毒死蜱作为模型分析物来检测该策略的灵敏度,检测限为2.0ng/mL。该方法可用于检测实际样品中有机磷和氨基甲酸酯农药的含量。结果表明,所提出的生物传感策略也表现出良好的抗干扰能力,因此在实际应用中具有巨大潜力。
其他文献
鸡西矿业集团公司张辰煤矿西三采区3
期刊
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Emamectin benzoate,简称甲维盐),是一种超高效、低毒杀虫剂,已广泛用于粮食、经济作物和蔬菜等害虫的防治。目前生产中使用的甲维盐乳油多是以二甲
根螨属Rhizoglyphus螨类是一群难以控制的植物地下部害虫,也是储藏物和国际贸易物品中的常见害虫。本文系统回顾了根螨属分类历史与沿革,概述了形态特征、生物学特性及经济意义
该文以矮牵牛为材料,研究了在铅胁迫下,铈对矮牵牛体内过氧化物酶(POD)活性、过氧化氢酶(CAT)活性、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丙二醛(MDA)含量的影响.实验结果显示:SOD、POD
罗汉果病毒病由番木瓜环斑病毒(Papaya ringspot virus,PRSV)、小西葫芦黄化花叶病毒(Zucchini yellow mosaic virus,ZYMV)和西瓜花叶病毒(Watermelon mosaic virus,WMV)复合侵染引起
只有循序渐进才能学得好,只有掌握得了才能逐渐驾驭得了,在速度滑冰的学习中同样的道理,所以应用程序教学法能使不同层次的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学习适应自己水平的教材:能
转Bt基因棉从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开始在我国种植,经历了一个快速增长阶段,到2004年面积达到4,500万亩,占总面积的60﹪以上,也成为棉铃虫综合治理的重要措施之一.以往国内外大量
苹果茎沟病毒(Apple stem grooving virus,ASGV)、苹果褪绿叶斑病毒(Applechlorotic leaf spot virus,ACLSV)和苹果茎痘病毒(Apple stem pitting virus,ASPV)在自然条件下主要通过
植物各种诱导型基因的表达主要受特定的转录因子在转录水平上的调控。有关转录因子结构和功能的研究近年来成为植物分子生物学、细胞分子生物学和分子遗传学研究领域的重要内
本文主要研究了氟虫腈、氟铃脲、氟虫胺、吡虫啉等对苏州乳白蚁的击倒、拒食、驱避及毒力传递作用,并探讨了这些药剂的复配剂对苏州乳白蚁的毒力传递作用,根据室内试验的数据